•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猪倌放弃8亿家族资产 把有机蔬菜种上墙

2016年06月27日 13:43 来源:浙江在线 参与互动
字号:

  浙江在线6月27日讯(钱江晚报记者 邹洪珊)八年前,慈溪一个富二代从英国留学归来,做了一个决定:放弃接手8亿家族资产,去养猪。

  当时这事在国内太轰动,连央视也来采访。

  一晃八年过去了,这位被称为“慈溪丁磊”的海归猪倌,又有了新的动静:他开始种菜了。

  从养猪到种菜,他这是跟菜篮子杠上了呀。

  养了8年猪

  “慈溪丁磊”又搭起菜园子

  观海卫镇沿海的一片500亩的盐碱地,就是这位“慈溪丁磊”叶凯峰的养猪场。进门不远处,能看到两个鸟巢形的大棚,一排排叶菜前,叶凯峰本人正站在那里。

  和几年前央视采访中的相比,出生于1980年的他黑了些,显得更加成熟,不过儒雅的气质没变。

  “这是我的鸟巢实验室,目前还在摸索。”他说,种菜的传言是真的。

  他的菜园子很神奇,一株株叶菜悬系在用海绵固定的环形“墙”上,没有土壤的滋润,却也枝叶繁茂。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叶凯峰说,这是国内最先进的气雾无土栽培技术,目前在宁波也是第一例。种植的原理,就是不用农药,把有机营养液雾化(主要是猪的粪便发酵成沼液而成),喷洒到蔬菜的根系上面,帮助获取水分氧气及营养。

  叶凯峰说,棚内还安置了智能设备系统,可以根据温度等因素,定期给叶菜喷洒营养液,流下的营养液还会通过墙下的水槽流回控制室再循环利用。在大棚的边缘,还装了一层防虫网。

  “平时实验室里只需要一个工人管理,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收菜,还有帮助棚里的小苗进行移栽。”叶凯峰说,盐碱地种蔬菜的难题,通过这种无土栽培能得到化解,这也是解决农作物受土壤污染的有效种植方式。

  养猪赚到第一桶金

  下个目标要圆“蔬菜梦”

  一个海归富二代,养了8年猪,现在又开始种菜,为啥?

  叶凯峰说,首先,养菜绝不是因为猪养的不好。“目前年出栏一万八千头,产值4000万元,生猪生产指标已经是宁波第一了。“

  这一组数据,是他8年后交出的成绩单。叶凯峰说:“我不后悔当时的决定。但是其实我最初就是想搞蔬菜种植。之所以去做养猪,只是当时时机不成熟,另外也需要启动资金。”

  在英国留学期间,叶凯峰就关注到一个情况:发达国家有三分之一的柜台会留给有机蔬果,虽然价格贵一倍,但销量很稳定。而当时在国内,高端蔬菜这一领域是空白的。他觉得这其中很有机会。

  回国后,他也去农科院取经参观,看过气雾无土栽培的试验,当时就很有兴趣,可惜当时这项技术仍在科研阶段。

  想想蔬菜种植,技术和经验都不成熟,对于刚刚回国,资金和经验都不足的小叶来说,投入少、有稳定收入的养猪业,成了他涉足农业的”试金石“。

  当初还有一个背景,慈溪的工业发展很快,但猪肉都需要从外地运送,本地产的几乎没有。看中这一商机,2008年春天,没有家人支持的他,独自从银行贷款500万,开始了海归猪倌的创业路,开惯了豪车的他,开始要开小四轮拉饲料,喂猪,甚至打扫猪舍了。

  但是养猪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第一批生猪上市,产值1500万。为了壮大事业,他拿这钱扩建了养猪场。谁知第二年,生猪价格一路下滑,生意惨淡到连养了20多年猪的行内人都开始打退堂鼓:成本每斤7.2元的猪肉,到了市场最多卖5.4元,一下子赔了几十万。

  这样的行情,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靠着养猪获取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叶凯峰的“蔬菜梦”,也开始起航了。

  7个大棚被台风刮倒5个

  前路艰难,好在没放弃

  比起卧薪尝胆的八年养猪路,叶凯峰说,蔬菜梦的创业,或许更加艰难。

  “种蔬菜的鸟巢大棚,原先有7个,每个占地1500平方米,内部采用立体式塔状和柱状种植模式,全面提高土地利用率,通俗点说就是:向天空要土地。”

  花了一年多时间,七个鸟巢终于完工,谁知遇到了百年一遇的台风“海葵“,实际风力达到了13级。

  这一吹,七个大棚倒了3个,其他四个也是“重伤”,连带着里面种植的各种叶菜也被淹了。

  几百万的投入,一夜间化为乌有。

  更麻烦的是,这一片临海的盐碱地,每年都少不了台风洗礼,鸟巢实验室如今仅剩了2个。

  但叶凯峰的蔬菜梦,并没有因此而放弃。

  “我们和浙江大学的科研室一直在合作,希望能摸索出一些数据,比如什么菜在哪个季节生长快,营养液怎么配比,长得最好……”

  他告诉记者,根据他试验的结果,原本要2个月成熟的蔬菜,采用气雾无土栽培40天就能熟了,除了生长期缩短三分之一,产量提高了七至十倍。之前鸟巢大棚的海绵墙,最多时能供应600斤蔬菜上市。

  当时他把种出的蔬菜拿给餐饮业界的专家看,因为叶菜新鲜,水分足,一下子接了很多订单。可惜因为遇到台风,大棚坍塌,业务也搁浅了。

  但这一尝试,让他有了信心。最近,他又出资搭建了一个更抗风的大棚,外形改成了长方形,另外还在里面装了控温设备。

  ”等实验室的数据成熟了,我们要研发家庭版的栽培箱,让大家在家里就能自给自足,吃上自家种的放心菜。“据他透露,目前技术和设备仍在研发,预计今年下半年就会推出市场。

【编辑:金嘉龙】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