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教授创办特检中心:做医学检测的中央厨房

2016年06月28日 14:27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
字号:
图为黄士昂
图为黄士昂 记者任勇 摄
    康圣环球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调试尖端基因检测机器进行基因检测工作 记者任勇 摄

  每天,1万份医疗样本从全国400多个城市的医院空运至武汉。24小时之内,1万份检验报告的电子版就被发回到各家医院。

  这些报告涉及血液、肿瘤、遗传、心脑血管、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000多个领域。

  在光谷,海归医学教授黄士昂创立的康圣环球医学特检中心,经过13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特检行业的龙头老大。

  以武汉为中心,康圣环球在上海、北京、成都、西安都建立了研发中心,成为全国3600多家医院检测业务的“中央厨房”,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其中包含1200家三级医院,每年服务几百万患者。

  拥有50万份白血病数据

  每年检出白血病数量超美国患病总人口

  日前,记者在光谷生物城康圣环球的样本分类室里看到,地上堆满了样本盒子,它们来自黑龙江佳木斯、海南三亚、新疆喀什、四川达州等全国各地。

  实验室里摆满各种先进的医学仪器,工作人员正在忙碌,有的对着显微镜观察样本,有的对着电脑进行数据分析。康圣环球在生物城有三栋楼,都被塞得满满当当。

  “业务太多了,空间不够,我们也根本忙不过来,公司晚上要运转到两点钟。”康圣环球CEO黄士昂介绍。

  据悉,这些工作人员均毕业于医学、生物等专业,他们每天查看大量的病例,专门为医生提供患者的临床报告。

  “在这里干一年,看到的病例量,比在任何一家三甲医院工作十年看到的都多。”

  每年,康圣环球仅白血病的年检测量,就达到了4万多例,相当于全美国白血病的发病率。

  “我们拥有50万份白血病数据,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库。”凭着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黄士昂带着学生们做了不少研究,不断在各种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至今发表在《科学引文索引》上的论文近50篇,并有多项美国及欧洲专利。

  每年,康圣环球自主研发创新分子诊断试剂及产品有50余项,还开展了几十项国际产业与科研合作。

  在他看来,技术是发展的敲门砖,学术成果可以完美转化为产业。

  在国内首创“特检”行业

  3名员工起步开辟“第三方诊断”市场

  “特检这个名词,就是康圣环球带入中国的。”黄士昂介绍。

  他出生在武汉一个医生世家,早年曾经下过乡,1977年考入同济医学院,后来去了美国硅谷,在当地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和高校工作了十几年,成为一位血液学、肿瘤学和干细胞生物学方面的专家。

  在美国生活多年,黄士昂发现,美国的医疗体系和中国截然不同。“国内医院的疾病检测模式主要是‘小农式’‘作坊式’的,大部分都由自己完成。但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疾病的发现越来越多,分型越来越细,医疗检测项目多达2000多项,任何一家医院,即使当地财政把所有的医疗经费都给它,也不可能配备足够多的人员和仪器。”黄士昂介绍,这样做不但昂贵,也完全没有必要。

  为了做检查,不少居住在小城市的患者必须到大城市医院,增加了就医成本,也造成了医院拥堵。对政府而言,则大大增加了医疗投入。

  黄士昂介绍,在美国,大医院主要负责对付疑难杂症,很难见到原发性疾病、慢性病和常见病的病人,他们都在基层社区医院接受治疗,检测被外包给第三方专业机构。“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一点都不稀奇,只不过把国外成熟的体系移植到中国来”。

  在国内大多数医学从业人员诟病这一模式的同时,黄士昂反而敏锐地察觉到商机,看到了第三方诊断在中国的巨大潜力。

  2003年,黄士昂回国不久后创业,成立了康圣环球医学特检中心。

  一开始,公司只有3名员工,黄士昂选择了血液病特检作为市场突破口,当时这是一片处女地,市场几乎还是空白,很快打开市场。

  2008年,康圣环球得到了晨兴创投1500万元人民币的首轮融资。黄士昂建立了自己的物流团队,把服务做到全国。“我们的物流团队有600多人,是公司里最大的团队。”他介绍。

  目前,康圣环球已经完成C轮融资,美国第一大医疗特检机构梅奥医疗检测中心(Mayo Clinic)也成为其战略投资者。

  十年之内行业没有天花板

  不愿“小富即安”要做“独角兽”

  去年,康圣环球的营业额已达到4亿元,并且在以每年1亿到1.5亿元的增加量增长。

  黄士昂表示,他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中国的人口如此庞大,未来十年内,这个行业是没有天花板的。”黄士昂认为,这一行业未来会有300亿的市场规模。

  曾有人提出收购康圣环球,被黄士昂拒绝,他表示,创业要看大路,而不要埋头只看见眼前的小巷子,他敢于回国折腾创业,就是看准了发展机会,不能“小富即安”,而是希望把企业做成估值十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

  黄士昂是协和医院的一位医学教授,同时也是一名企业家,“在医院内做科研和医疗,只能服务少部分病人,而通过市场,可以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创业十多年,黄士昂对创业有一套自己的认识。

  “如果说企业是一辆汽车,技术、商业模式、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就是四个轮子,前面你想追别人,后面别人想追你,你就得不断加油。”

  下个月,康圣环球在光谷生物城新建2.6万平方米的新大楼就要交付了,企业空间进一步增大。

  “跟企业一样,武汉每三年就有一个大变化,有山有水,有高校,又处于中国腹地。”黄士昂看好武汉的发展,他介绍,目前公司的高管都在武汉,未来企业将继续以武汉为中心发展壮大。

  康圣环球的实验室内,科研人员调试尖端基因检测机器进行基因检测工作 记者任勇 摄

  康圣环球CEO黄士昂:

  武汉需要全球化视野来打造创新高地

  黄士昂有两张名片,一张印着学术头衔,一张印着公司职务。

  他最推崇的企业家类型要具备“三栖”特质:能够在国内和国外、体制内和体制外、学术和产业间自由切换。他用曾任武汉市长的周济院士的话来佐证:创业最需要的是有科学精神的企业家,和有市场意识的科学家。

  两个小时的采访,有一半时间被他用来评价当前武汉的创业环境。“我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我热爱武汉”。正是出于对武汉的热爱,黄士昂对武汉当下的创业环境有很多思考。其中最让他感到急迫的是武汉整体创业氛围不够开放,迫切需要引入全球视野。

  他对比光谷与硅谷之间的差距:光谷也有大量掌握先进技术的教授、学者,但缺少硅谷汇聚的大批高水准的职业经理人,这些人能让科学家头脑中的想法快速变成产品,而光谷的科学家只能自己包揽创业全程。

  他面试一位从哈佛毕业的应聘者,对方介绍自己在国内企业的从业经验。黄士昂则要求他从全球医疗产业发展的角度谈对康圣环球的认识。“武汉要成为国家创新中心,要成为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就不能缺少全球化视野,否则还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折腾。”

  他向北京、上海的顶尖投资人请教,得到的回答是,中国当下最具创新性的项目,大多集中在像湖北武汉这样的内陆城市,因为这里经济上处于二线,创业意愿更为强烈。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更多地转向依靠服务业和内需市场,这些都是武汉作为中部中心城市的优势。

  他认为,武汉创新氛围不够开放的原因在于受区域传统文化的制约,“这里看人更讲究论资排辈,做事更强调协调关系。”他说,康圣环球的模式一点都不稀奇,因为美国人很早就这么做了,而且香港的投资人10年前就看好这一领域,提前投资布局。这么多年过去了,本土的投资却一直没跟上,原因就在于不够开放,没有超前意识。

  武汉该如何提升创业环境的开放度和包容度?黄士昂举了一个例子:不久前他在街头办事,偶遇一辆正在执勤的警车,车身上的涂装不是传统的“警察”而是“POLICE”,“还有很多这样的城市细节,何妨以这样开放的心态重新看待?” (记者康鹏 熊琳晖 实习生王露)

【编辑:杨凯淇】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