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博士研发新型监控设备 解决山林防火难题

2016年10月08日 14:12   来源:天津广播网   参与互动
字号:

  李夫路是一位落户在空港创新创业中心的创业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的他所研发的数据专利被微软、谷歌等公司使用上百次。而今年4月,李夫路放弃了硅谷的工作回国创业。

  今年40岁的李夫路总带着瓶子底厚的金框眼睛,微微发福的脸上带着憨笑。1994年,李夫路从北大毕业。在留学大潮下,他只身前往北美深造,并最终在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学位。在北美的22年间,李夫路已经成为美国硅谷某大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他所研发的专利技术被美国微软、谷歌、亚马逊等公司应用超过150次。这样一位在当地拥有良好生活环境的人为何要回国创业?李夫路说:是一部新闻纪录片的内容改变了他。

  有一次,李夫路正在家中休息。电视上播出了涉及中国山林内容的专题纪录片。他了解到:因为雷电、干旱等原因,中国的森林、牧场等自然资源一直受到火灾威胁的困扰。面对那触目惊心的画面,李夫路说:他看着都心疼。

  李夫路:像当年哈尔滨的那场大火,还有山东青岛的火……多少树木都被毁了。中国林木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特点是人工的林,都是自己种的,着了火得多让人心疼啊!把绿色留给子孙后代,这需要我们怎样的实现?

  带着这样的问题,李夫路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找寻答案。渐渐地,他了解在中国山林、草场防火的巨大投入和不易。

  李夫路:中国大部分护林员都是两口子在深山里,把粮食背上山。在护林台全靠人工,很像过去的生活条件。方圆几百里靠人走得多久。如果用卫星照片,因为自转的关系现在最快也要两个小时,才能更新。山火2小时烧了好多。如果要是那种大功率红外线检测,光线是直的,坑洼地方不好测。

  这时他想到自己从事的无线传输和物联网技术。经过几番琢磨,李夫路和美国同事针对山林远距离监控设备缺陷,设计出一套多点网络监控系统。相比过去每一台都要连接无线卫星的大型设备,不仅是低能耗,而且机动性、效率和错误率也有所降低。

  李夫路:我们数据和功率优化后,每个设备里只要两颗普通的电池就能不间断工作三年,还具备感应能力。通过建好的模型可以识别,发现大火、叶子上害虫多难找,我们设计特殊的建模监控就可以自动识别。每个小设备造价500元,如果要视频的功能应该7-800。一个高功率红外监控设备至少需要上百万。

  2016年4月,他辞掉了在美国年薪数十万美元的工作,想将的他的研究成果回国应用。而他首选尝试的区域就是京津冀一带的森林牧场。最终他选择在滨海新区注册自己的公司。并在周边林木密集区进行考察,收集一手数据。

  李夫路:上午在这,下午就要坐车去另一个地方。山林里爬坡还要跟着护林员爬很高的瞭望台从窗户里翻进去看他们的监控设施,和他们对接。看的需求信息随手就记手机上了。两个月手机备忘录就记了1400多篇。

  经过几个月的重新研发,李夫路团队已经制作出了第二代无线监控设备。今年年底前投用到河北承德附近的牧场、防护林。预计到今年年底预计将有近2000个新型监控设备投入使用。下一步,李夫路还想将他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在田地病虫害预警、暴雨检测、工业污染防控、智能养老等领域。他说:在新技术领域,中国和海外几乎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为此,他也想用多年所学为“中国创造”添一份力。

  李夫路:但在像大数据、物联网这样的领域,不是美国十年前就做出来,都在一个起跑线上。中国是机遇也可以赶超,我也想用海外学到的技术,结合现实应用推动这个领域,最终推广到国外。(记者/肖荻)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