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青年玩转“众筹” 发展蓝莓产业以效益办公益
9月4日,来自天津的王彬来到位于乳山市夏村镇黄村的胶东伯瑞主题农场认领蓝莓地块,查看蓝莓树长势。“这1分地上的35棵蓝莓树,5年内都归我,并且这些蓝莓加工的蓝莓果汁、蓝莓蜜等蓝莓产品,我可以免费拿!”王彬骄傲地说。
卖蓝莓果很常见,可卖蓝莓树却不常见,并且深加工收益也归买主。“这是3月份我们在网络上发起的一次蓝莓众筹活动。”胶东伯瑞蓝莓创始人、海归青年阎勇告诉记者。
今年33岁的阎勇,毕业于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2009年,他与吉林农业大学、加拿大农业部小浆果事业部合作,通过土地流转建起了550亩有机蓝莓示范基地。短短7年时间里,他打造了“胶东伯瑞”蓝莓品牌,果品销售范围覆盖12个省27个城市。
蓝莓鲜果打开市场后,他又开始筹备发展观光农业,建设蓝莓主题都市化农场。发展观光农业需要大投入,如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筹到启动资金?阎勇通过新型“蓝莓产品+债权众筹”的模式,发起了融资150万元的众筹项目,共包含5万元和10万元两种类型。
与一般众筹不同,阎勇在蓝莓树上做起了文章,除了每年向债权人偿还5%-7%的固定利息外,他还将蓝莓果、蜂蜜、蓝莓制成品等自产产品纳入债权人收益中。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就有十几个债权人与阎勇签订融资协议,150万元资金全部到位。
“这笔款项主要用于建设都市化农场的清苗补偿、购买树苗和支付土地租金。”阎勇说。阎勇认为众筹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对自己来说能更快地筹到更多钱发展蓝莓事业;对于投资人来说,得到部分债权收益的同时还能拿到实物,一举两得。
首次众筹就尝到甜头的阎勇又进行了新的尝试。上半年,他与乳山电商平台“乳山智创科技孵化园”合作,借助淘宝推出“改善留守老人生活蓝莓鲜果众筹”项目。该项目将蓝莓大棚果作为众筹产品,众筹资金的30%将用于改善周边留守老人的生活。这次公益项目众筹,阎勇成功募集到5万元。他将众筹款中1.5万元为留守老人购置凉席、夏凉被等生活用品,并送去粽子、食用油、大米等慰问品,帮助他们改善生活。
线上、线下众筹,让阎勇的蓝莓产业越来越壮大。目前,他正在筹备建设蓝莓主题都市化农场、蓝莓旅游采摘等多个全新观光项目,设采摘区、都市化农场区、游客中心、生态餐厅、加工厂等设施,打造全新现代化农业园区。(本报记者 彭辉 本报通讯员 王嘉 吴金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