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搭载“一带一路”之船 成都团队去海外种水稻

2017年03月06日 10:10   来源:成都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特邀主持人: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沱牌舍得集团常务副总经理 张树平

  看成都发展,听成都声音。今天我们的主题是“新商机”。四川是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积极开展开放创新,并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把握“一带一路”机遇,推动先进技术和优质品牌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今天,成都晚报《两会三人行》为大家带来的是吉峰农机海外事业部项目总监彭松和他的团队在东南亚种水稻的故事,他们就是抓住了机遇,发现了新的商机。

  郫都区港通北二路219号,吉峰农机总部园区里,33岁的彭松正忙着整理“中缅粮食产业示范区”的资料。过不了多久,他将再一次飞往缅甸,与当地项目团队会合,看看水稻新品试验示范基地的工作进展,顺道再去一趟斯里兰卡,落实另一个农业合作项目进度。8年前,学习经济学的彭松从未想过,自己会和水稻扯上关系。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彭松所在的企业突破瓶颈,转型升级,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发现了新的商机,带着成都先进的水稻技术走出去,成功打造了“杂交稻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基地”。彭松说,预计5年内,公司在南亚、东南亚的业务经营产值将达到3亿元-5亿元人民币。

  痛处

  下一个5年的市场增量乏力 不转型将面临发展瓶颈

  湖北人彭松是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业部项目总监,另一个身份是四川安吉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四川安吉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注册于成都、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民营产业链企业,也是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2012年前,他未曾想到,有一天,成都的水稻技术会走出四川,走到南亚、东南亚国家去。

  彼时,吉峰农机的主营业务包含了农业设备、载货汽车、工程机械、通用机电等,尽管在全国有230余家直营店、近3000个县乡经销网络,覆盖国内24个省(市、区),但产能过剩造成下一个5年的市场增量乏力趋势,“公司对由此带来的压力,已经有所预期。”与此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和世界的开放程度已发生质变,国际化竞争已从产品、价格竞争发展到产业链层面的竞争、产业战略的竞争。彭松认为,如果不在农业产业链能力延伸上转型升级,在国际市场进行布局,企业可能面临产业周期发展的瓶颈。

  契机来自于2012年公司受邀参加了“第四届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彭松清晰地记得,这次会议上,专家们提出,为什么企业之间不能抱团发展呢?将上游、中游、下游的企业结合起来,形成全方位的产业链合作平台,优势互补,培育农业生产全程化服务,形成新的竞争力,同时也能抵御周期性波动风险。

  于是,川农高科、和久集团和吉峰农机三家川企决定整合农业价值产业链,成立集农作物种子“育繁推一体化”、全程农机化推广与服务、粮食加工仓储贸易物流3大核心业务为一体的农业全产业链企业——四川安吉瑞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它的定位很明确:就是要率领成都乃至西南优势的农业技术和农业产能“走出去”,开展农作物新品种的试验示范推广、海外农业园区项目的综合开发、投资和合作等,同时参与了包括缅甸、乌干达、孟加拉、塔吉克斯坦等国的农业国际合作和培训项目。

  破冰

  缅甸水稻种子未科技研发 成都先进技术“走出去”

  彭松说,那个时候,就已经把目光放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他和公司的领导层看来,国家针对“一带一路”推出的系列政策无疑会给企业在海外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机。

  2012年底,正值子公司筹备阶段,为了摸底,彭松和技术人员决定去东南亚各国考察,第一站选在缅甸,“农业是缅甸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等,自然条件优越,非常利于农作物的生长。”驱车从缅甸仰光向西南行驶,沿途都是大片的水稻田。每走一段路,考察团成员就会下车看看水稻长势。问题很快就出来了,当地水稻倒伏严重,病虫害、杂株随处可见,而且结实率很低,“我们很疑惑,缅甸气候、土壤条件这么好,在成都只能种1季的水稻,在缅甸可以种3季,为何水稻质量有这么大差别?”

  彭松和当地农民进行了交流。原来,当地水稻品种多且杂,水稻种子就是沿用前几年水稻的果实,种子没有经过科技研发进行提纯复壮,造成其品种质量衰退,杂质变多,抗性差。在成都,水稻亩产可达1000斤以上,但在缅甸,一亩地最多只能产500斤-600斤稻谷。不仅如此,在田间管理这块也存在问题,在与缅甸农业、畜牧与灌溉部等进行交流座谈时,当地有关部门就指出,近年来在种业技术、农机化管理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希望引进外资帮助恢复和提升水稻生产能力。

  “我们是不是可以把四川、成都的先进水稻技术带去缅甸?”经过沟通,对方表示,可以合作,并在农业部的现代农场划出了一块三十多亩条件良好的农田,作为双方水稻技术合作试验基地。

  回到成都后,缅甸“杂交稻品种选育试验示范基地”项目进入公司筹备的重要内容。2014年1月,带着种子,彭松和技术人员再次来到缅甸首都内比都,在试验田里种下了第一季杂交水稻,品种有20多种。

  但水稻品种试验的过程并不顺利。缅甸大部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7℃。时而刮风时而下雨,40多岁的技术员包敏完全摸不清当地的天气规律,种下去的水稻苗要么发育不均匀,要么存活率低。2014年一共种了2季,结实率都不高,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样的结果让包敏很是沮丧。他和团队的技术人员只得调整策略,坚持记录、归纳、总结当地旱季和预计的日照、降雨、气温、湿度和季风的风速、风向等天气规律,并与官方的常年天气数据进行比照。特别是接近扬花授粉期,包敏从早上7点到下午6点,几乎都在试验田里待着,观察水稻的生长进度,克服了蚊虫叮咬、天气炎热等问题,此后杂交水稻终于见到了成效。后来,彭松专门站在试验田里拍了一张照片,穿着墨绿色短袖、戴着眼镜的他,身后是一片金黄、谷粒饱满的水稻田。

  正当彭松大力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伴随着“走出去”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及成都对外经济合作水平的不断提升,类似的行动已经被许多成都企业提上了日程。根据成都市商务委的统计数据,成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就占到75%,在蓉央企占15%,市属国有企业占10%,新希望、通威集团、天翔环境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通过创新升级来瞄准国际市场,以海外并购、技术合作等形式“走出去”,取得良好效果。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