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三位“海归”回国创业 在武汉闯荡养老路

2017年05月26日 14:49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见习记者徐锦博

  武汉养老圈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国留过学,回国后做起了养老业。尽管家人不理解,事业起步艰辛,但他们初心并没有动摇,仍在养老“蓝图”上闯荡前行。

  陈卿:专心做好一家养老院

  养老圈内人都认识武昌区徐东社区大家庭养老院院长陈卿,这位“80后”海归,以“拆二代”形象为外人所熟知。

  “我不喜欢别人叫我‘拆二代’,它是一个负面标签,海归对于我来说没什么。”陈卿说。

  陈卿高中毕业留学澳大利亚,期间从未接触过养老行业。他认为,留学对自己从事养老业的帮助近乎于零,但有些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选择做养老,是因为拆迁获得数千平方米的还建房,也想弥补爷爷去世前家人疏于照顾的遗憾,另外想把养老当事业来做。”陈卿说,做养老经历过家人不支持,以及办证难、管理难、经营难等未曾想过的困难。

  目前,陈卿带领的36人团队,为徐东社区大家庭养老院156名老人提供服务。刚涉足养老时,陈卿曾打算在全省开5家大中型养老院,不过现在放弃了这样的念头。“神经一直处在紧绷状态,晚上12点过后就怕接电话,手机响总会担心是否有老人出了事。”陈卿说,养老院开多了服务和质量会跟不上,自己也顾不过来,现在只想专心做好一家养老院。

  张凯:探索医养结合的居家养老服务

  同样是“80后”,在日本留学工作近11年,武汉惠姓医院执行院长张凯和陈卿几乎同龄。除了海归、院长,张凯还是农工党党员、东西湖区政协委员、东西湖区年轻一代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

  张凯赴日留学并取得国际理财师CFP,后来在当地的世界500强企业工作。他之所以回国,除看重国内巨大的发展空间外,作为独生子女张凯也想尽到应有的孝心。

  回国后,张凯想开高端养老院。对比爷爷在国内住的养老院与日本养老院后,他内心产生了落差,“为什么日本的养老业可以做得那么好,国内却不行?”

  “母亲担心养老事业很辛苦,还说要承担很大的责任,不同意我办养老院。”甩开膀子做养老时,母亲的不支持给了张凯不小的打击。但这并未动摇张凯从事养老事业的信心,从当初接手惠姓医院10余人的规模,到如今居家养老服务,张凯带领的团队已壮大到100多人。

  “3-5年内居家养老仍是主流,我想做医养结合式的居家养老服务,目前正在办中医医院。”张凯说,如果得到资金支持,他将与协和、同济医院合作培养专业养老护理员,同时做一款“健康养老护理”App,通过这款App派单为社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提供专业的居家养老服务。

  周秀红:做社区“小而精”养老院

  “以德立业 服务老人”、“此家胜吾家 温暖你我他”……武昌区晒湖社区爱心养老院一楼走道两侧,挂满了27面这样的锦旗。这家养老院院长周秀红是位“60后”海归。

  周秀红原本是武汉毛纺织厂的服装设计师,在日本进修过四年的服装设计,其间曾在老年服务中心做过义工。“留学日本时奶奶住五楼没人照顾,回国后她人也糊涂了,因经常错按电饭煲上的按钮,饭都没办法煮熟。”周秀红说,有次带奶奶去江滩玩,奶奶不知为何哭了,而奶奶裹的小脚引来很多老人围观,“担心那些老人跟奶奶一样没人照顾,那天我就想要办养老院。”

  第二天,周秀红便开始市场调查。丈夫的强烈反对让周秀红始料未及,但她还是硬着头皮闯出了一片天,如今已创办2家养老院和多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因为办养老院,丈夫还跟我闹过离婚。”周秀红说。

  “肩膀从去年11月疼到现在,总说下个星期去检查却一直没去。”与陈卿一样,因担心老人出事,周秀红也害怕半夜接电话。

  未来,周秀红想做只有十几张床位的“小而精”的养老院,目前在为租金和选址头疼。“养老院应该是‘小而精’的,服务也会更到位。”

【责任编辑:李明阳】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