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具备的“国际视野” 优势其实并不突出

2017年08月30日 20:19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题:海归具备的“国际视野” 优势其实并不突出

  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招聘日前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在就业方面,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

  但是,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看来,中国在经过了40年改革开放之后,海归所具备的新知识、新观念、开放的思路以及国际化视野等特点已经变得并不突出。中国在创新的想法和观点等方面未见得比美国、比其他国家弱。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国内具有国际视野的人越来越多。

  薛澜特别提到,身处国内的很多同行,出国之后往往对国外的新生事物更为敏感。相反,一些人在国外待的时间长了,反而有可能对身边的新生事物麻木了,不能够非常敏锐地发现其中潜在的机会和不同的地方。

  那么,海归应当如何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使命?薛澜认为,过去这些年,海归带来的是一种变革的意义,代表着变革的力量。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当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得在全球任何重大全球治理的问题上不仅需要有中国的声音,而且需要中国能够发挥更大的领导作用。

  事实上,在这方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已经作出了表率。他认为,人才至少可以从三个层面参与全球化:第一个是从企业层面,诸如进出口贸易、国内外投资等;第二个层面是国际组织,像世界银行、IMF、亚投行等机构,从业人员按照国际规则开展工作;第三个层面是推动制定国际规则,这些工作主要在政府的层面,因为很多议题、很多规则还没有形成,需要各个国家主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人共同探讨。

  马骏表示,所谓参与国际规则制定需要经过提出议题、讨论形成共识、担任临时机构领导、形成文字及政治宣示、推动落实等过程。制定国际规则所需能力和特质在海归当中都是具备的,从语言能力、专业能力、国际人脉等方面有可能帮助中国在参与国际治理、推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此,薛澜呼吁更多的海归能够到公共部门,包括政府、各种社会组织来工作。中国未来发展面临最大的挑战还是公共部门的改革,以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建设所面临的挑战,所以特别需要像马骏这样的在国际组织有多年工作经验的能到公共部门来共同推动这方面的发展。同时,呼吁相关部门能够提供更多的空间让海归人员能够在公共部门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报记者 郑勇

  延伸阅读

  《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部分要点:

  一、北京送出的留学生最多,硕士学历超60%,商科增长至近半数

  从海归出生地来看,北京稳居首位,且比例远远超过其它地方。上海、郑州、广州、西安、成都居前六位。从海归出国前的所在地来看,北、上、广位列前三,成都、天津、西安、武汉、南京、青岛、杭州、郑州等东部较大城市和中西部省会城市紧随其后。

  在国外获得的最高学历中,硕士研究生占比最高(61.5%),其次是本科(31.0%),博士研究生(3.5%)。在国外获得最高学位的主修科目中,商科居首位,占比近半数(47.3%),应用科学居第二位(16.2%),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占比非常接近(10%左右),自然科学占比最低(7.4%)。

  二、近半数海归认为自身竞争力高于国内同类学生,六成海归有海外全职工作经验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海归认为,海外留学对生活适应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有很大提升,近半数认为创新能力、扩大人脉网络也得到了发展。

  在就业方面,海归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全职工作经验且时长在1年及以下的占比28.1%,1至3年的占比18.1%,3至6年的占比6.4%,6年及以上的占比3.5%。但调查中,海归也认为自己在就业中存在劣势,主要表现在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回国错过校招季;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等。

  三、北京仍是海归创业首选城市,二线特色城市成为海归创业新的发力点

  海归创业选择的城市中位居前五位的分别是北京(24.3%)、上海(8.1%)、成都(6.6%)、广州(5.9%)、武汉(4.4%),这五所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创业海归。创业所在地域呈现“一线城市为主导,二线特色城市快速崛起”基本特征。其中,北京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尤其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创新创业集聚,对海归的吸引力较大。

  调查显示,海归选择创业城市的理由呈多样化特征。首先,经济发展、人脉关系、环境舒适、文化多元包容性强、资源集中五类原因认同度超过三分之一。其次为产业基础、配套设置和人才政策。可以看到,城市发展的软实力更受海归创业者关注。本报记者 郑勇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