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丝国际传播论坛开幕 “广东制造”引热烈反响

2017年12月01日 13: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原标题:“海丝”国际传播论坛成功举办,引发热烈反响 海丝盛会送上“广东制造”缤纷大礼

  “真希望柬埔寨也能建起这样的大桥,毕竟交通还困扰着我们国家的许多人民。”近距离接触被外媒誉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港珠澳大桥,柬埔寨国家电视台记者翁卡纳卡面对眼前壮观景象不由发出感慨。

  在11月29日开幕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传播暨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论坛上,24家代表企业带来的一系列高端产品集中展示了“广货”的独特理念与优良品质。而当看到广阔伶仃洋海域上,港珠澳大桥一桥连接珠海、香港、澳门三地,来自海内外多家主流媒体的数十名记者再次被“广东制造”所震撼了。

  这场海丝盛会为参会者送上了多份缤纷大礼——不仅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广东的窗口,传达、讲述了友好互利、共同发展的“海丝精神”“海丝故事”,《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7》的发布,更让不少企业对今后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清晰、深刻的认识。

  南方日报记者 黄叙浩 黄扬华 实习生 朱美仙

  了解真实中国的窗口

  “合作、传播与价值”是本次论坛的主题,论坛着力打造有助于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的对外合作、研讨对话及成果发布的国际交流传播平台,共同探讨合作与传播在海丝合作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展示了“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聚焦政策、科技、贸易、金融、基建、民生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论坛设立了1个主论坛与3个平行分论坛,涵盖“中外媒体合作对话”“‘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塑贸易新格局”“生命科学研究助力健康丝绸之路”三大重要议题,来自学界及媒体的嘉宾深入探讨,展望了未来“一带一路”倡议推进的美好前景。

  会场外同样精彩纷呈。“我们国家没有专门的充电桩,平时怎么充电?”在广东企业“走出去”成果展上,由广汽新能源开发的几款新能源汽车令不少外宾十分好奇;不远处,“亿航184”载人飞行器旁早已围满了“黑科技”爱好者。王老吉凉茶、珠江啤酒等“广东味道”早已被海外所接受,在展览上大受欢迎;而广州雕塑院院长许鸿飞所创作的一系列“肥女”雕像,再一次向世界呈现了独特的中国审美、广东品位。

  “这次论坛非常难得。”阿根廷《当代》杂志记者萨尔瓦多告诉记者,“在国外,人们对中国的了解往往来自于BBC等西方媒体,至于真实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样子,很少有人知道。这一次到中国参加论坛,就是希望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中国,发现真实的中国。”他希望,中国包括广东能多为国外媒体提供这样的交流、体验机会。

  在珠海十字门金融街的横琴新区展示厅内,翁卡纳卡告诉记者:“亿航载人飞行器等源自广东的高新技术实在令人印象深刻。这次论坛展现了崭新的广东形象,把全球的专家、企业代表、媒体记者集合在一起,各方人士都可以就‘一带一路’倡议等议题深入交流并碰撞出不一样的想法,也为有意向参与国际合作的企业提供了许多真实、可靠的市场信息。”

  珠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营销中心海外部经理于虹参加了本次论坛及成果展。于虹认为,公司的企业形象与产品在论坛上得到了全面展示:“借助这次论坛,比利时等欧洲国家的来宾深入了解了珠江啤酒的发展历程与品牌文化,对未来欧洲市场的进一步开拓起到了良好作用。”

  展示粤企“走出去”足迹

  论坛期间,多家海外媒体对中国、广东企业“走出去”的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西班牙埃菲通讯社记者Alejandra Olcese Zulueta告诉记者,中国科技企业在海外市场的迅速发展令人印象深刻,包括腾讯在内的许多中国企业已可与国际巨头苹果公司比肩。

  “如今,在日本几乎没有哪个行业同中国没有关系。”日本共同社记者西川廉平表示,当前中国经济不断稳定发展,很多日本企业都在积极地关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商业合作机会。“以前日本企业来中国开工厂、生产产品然后出口到国外,而现在潮流似乎出现了逆转迹象,中国的一些企业也走出国门,进入日本市场。这些新动向受到了日本媒体的关注。”西川廉平说。

  《中国(广东)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报告(2017)》则较完整地呈现了广东企业“走出去”的历史轨迹。

  这是中国第一份阐述省级企业“一带一路”走出去行动实践与成果的报告,有中、英文两种版本,总结了广东在推动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方面的主要政策及措施,用多家企业、机构“走出去”的实际案例,展示广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生动实践和主要成果,是了解广东对外投资、贸易、合作动态和需求的一个重要窗口,对中国、广东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强的创新价值和指导意义。

  “在过去,我对如何‘走出去’的理解仍停留在较浅的层面,阅读了这份报告后,我对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更充分的信心,格力电器巴基斯坦工厂等案例令我深有同感。”论坛现场一家广东企业的负责人说。

  观点

  海外嘉宾热议“一带一路”倡议

  德国席勒研究所创始人黑尔佳:

  “一带一路”倡议俨然成为了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开辟了多条大型经济走廊,在欧亚大陆和非洲修建了无数铁路,还建起了各种港口、机场、工业园、发电站……这些工程加起来是二战后欧洲马歇尔计划重建规模的12倍,而且项目还在不断进行当中。

  在非洲,“一带一路”倡议精神已经完全改变了参与国的面貌。中国投资的注入,令这些国家看到了在不久将来扫除贫困并实现发展的曙光。这也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乐观心态。

  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联名主席朱莉·帕特森:

  我相信“一带一路”倡议并非仅限于推动沿线的基础设施和物流项目发展,更传递了一种和平的信息、中国与世界合作的信息,利用文化作为主要的沟通渠道,将实现更好的相互了解和进一步的繁荣。

  我们很高兴看到,文化交流为双方的文化产业打开了一扇窗,从而在文化贸易方面持续为双方带来新的成功。有赖于“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相信中欧双方会有一个充满活力的未来。

  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博纳德·德维特:

  “一带一路”倡议有助于消除贸易壁垒。在欧盟,许多政府部门和物流公司都十分欢迎“一带一路”倡议的相关项目,因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为他们带来更多商机。

  但我们仍面临着挑战,包括如何使中小型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之中,因为中小型企业通常意识不到自己也有机会参与其中。为此,欧盟和中国共建的“互联平台”应当设立专门的工作小组,因为中小型企业对中欧洲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孟加拉国《金融快报》记者朱拜尔·哈桑:

  我认为,中国媒体可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媒体多进行合作,向投资者提供潜在市场等信息;同时,中国媒体也可以向其他国家推销更高效的“中国方案”。我坚信,如果不同国家媒体间可以进行积极、有效的合作,“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将获得更为持续的动力。

【责任编辑:梁异】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