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海归专家常兆华的“中国心”

2018年01月09日 10:30   来源:中国侨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上海1月8日电 (记者 许婧)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自主生产覆膜支架核心材料的国家,5万多危重患者由此受益。

  1月8日,上海微创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医疗”)常兆华教授领衔的“大血管覆膜支架系列产品关键技术开发及大规模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图为常兆华。 受访者供图。
图为常兆华。 受访者供图。

  该项目是微创医疗经过十五年持续创新攻关的成果。它打破了美国对全球血管覆膜支架核心材料的长期垄断,采用自主开发的先进编织技术,成功突破超薄覆膜材料的制造和应用瓶颈制约,弥补了中国大血管覆膜支架核心材料基础薄弱的缺陷,让国产大血管覆膜支架系统不再受限于国外供应商,大幅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产品的耐疲劳性能较国外同类材料提高50%以上,厚度减少30%,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这个备受业界瞩目的项目共获得授权专利30项,并获得201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截至目前,产品已在全国30个省市的核心医院广泛使用,使中国能够开展此类手术的医院由此前的25家上升至500多家,增长逾20倍。

  让常兆华高兴的不仅是连续十五年位居国产产品市场占有率第一,更因为该项目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约了大量医保资源。

  数据显示,该项目迫使进口同类产品价格下降约40%,近三年新增直接经济效益近3.7亿元人民币,产品还出口至东南亚及拉美国家。

  事实上,除了大血管覆膜支架系列产品,微创医疗还有诸多拳头产品。如今的微创医疗,拥有上市产品200余个,应用于近80个国家的5000家医院,平均每15秒就有一个产品在全球被使用。

  “我完成了从‘海归’到‘归海’的转变”,在位于上海张江的微创医疗办公大楼里,常兆华微笑着对记者说。

  上世纪80年代后期,常兆华大学毕业,本可以获得一个不错工作的他却选择赴美留学,并在纽约州立大学拿下生物医学博士学位。之后,常兆华与导师一起创业,曾任过两家美国上市公司的副总裁职务。

  1998年,常兆华瞅准中国发展尖端医疗器械的商机,毅然回国创业,并用20年时间将微创医疗发展为一家跨国医疗器械集团。

  攻克国产起搏器、高仿生内轴型人造关节……尽管如今斩获荣誉无数,担任各种社会职务,但在常兆华心里,依然“未忘初心”。

  “刚到张江,确实很有落差,那时候条件真的很差,这里一片荒凉,都是农田,晚上加完班,出租车也叫不到,只能睡在实验室的水泥地上,第二天再回家”,常兆华并不担忧这样的条件,他想着的是只要能把设备运过来,在美国能干的事情,“我相信在中国照样能干!事实也证明了我的判断。”

  常兆华给自己5年时间,“不行就去美国”。所幸,身为上海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常兆华看到了更加确定的未来,“现在完全拥有天时、地利,只要我们‘人和’,就一定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这是微创医疗及其相关子公司第五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其中2014至2017年连续四年获奖。中国也于近期制定了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加快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发展。

  常兆华说,未来仍将秉承持续创新的研发理念,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创新能力,打造更多“国内第一”、“全球唯一”的创新产品,造福广大患者。(完)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