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举行

中国侨网6月12日电 据俄罗斯《龙报》报道,近日,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京举办,来自中哈两国商协会、企业家、智库等共约300人与会,中哈企业家代表就两国在贸易、交通物流、能源、中小企业等领域开拓合作的新机遇和新模式进行交流和研讨。
中哈企业家委员会2013年创建,是中国同中亚国家成立的首个双边工商界合作机制,中国贸促会和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森纳”国家主权基金会分别承担委员会中、哈方秘书处工作。

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陈洲在致辞中表示,中哈企业家委员会成立5年来,为推动两国企业家开展项目对接与政策协调,促进中哈务实合作做出了不懈努力。
目前,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中国在独联体国家中对外投资第一大目的地国,中国则是哈萨克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2017年,中哈双边贸易额突破180亿美元,同比增长37.49%。哈萨克斯坦对华出口不断扩大,面粉、植物油、大豆、肉类、蜂蜜已经走上中国普通百姓餐桌。
陈洲希望中哈双方工商界人士共同推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对接,加强在农牧业、制造、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合作;同时,携手积极参与上合组织多边合作,共同弘扬上海精神,共促上合组织成员互利互信、共同发展,为打造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做出更多贡献。

哈萨克斯坦萨姆鲁克-卡森纳国家主权基金董事会主席叶西莫夫指出,中哈建交二十多年来一直保持高水平的双边经贸合作关系。当前哈萨克斯坦正着力为外国投资者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比如针对外国投资者制定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国务工人员提供奖励等。在政策制定过程中,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积极建言献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哈企业家委员会中方主席、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表示,近年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等发展战略对接推动中哈经贸务实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中信集团视哈萨克斯坦为海外市场的重要合作伙伴,将继续积极与哈方开展项目对接,挖掘经济合作潜力,实现互利共赢,为推动中哈经贸关系发展做出贡献。

会上,中哈企业签署了30余个商业合作协议,涉及基础设施、能源、金融、运输、医药、航空等领域,总值达到110亿美元,充分显示了中哈两国经济的优势互补和双方关系合作共赢本质。

以中国首家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为两国企业提供跨境电商业务的西安丝绸之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例,其与哈萨克斯坦工商联合会签署了“哈萨克斯坦国家馆”战略合作协议,希望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西安,打造以促进中哈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科技、贸易交流和合作为主题的综合性双向运营平台。“利用自身的平台优势,为哈国孵化一批从事跨境电子商务的企业以及从业人员,带动哈国的从业以及就业”,其总经理元朝辉在向与会嘉宾做项目介绍时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