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经济科技

卫昶:清洁能源创新助力“蓝天保卫战”

2018年11月15日 17:4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资料图:北京现蓝天白云天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北京现蓝天白云天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中新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卫昶:清洁能源创新助力“蓝天保卫战”

  作者 周乾宪

  “‘天更蓝、水更清’,离不开煤炭的清洁利用。这不是一项短平快工程,要聚焦长远发展。”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院长卫昶如是说。

  卫昶是改革开放后较早出国留学并定居国外的青年学者。1995年,他加入位于纽约的通用电气(GE)研发总部,从事工业研发和研发管理工作,涉及领域有水处理、新能源、新材料等。

  2003年,为了拓展中国研发队伍,通用电气决定在中国建立化学技术实验室,卫昶只身一人回到国内,筹备起实验室并担任GE水处理集团大中华区产品总经理。

  2014年,中国规模最大的煤炭央企,原神华集团(即合并后的“国家能源集团”)向卫昶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加入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聚焦煤炭清洁利用技术开发。

  “能够在这个创新平台上把研发做好、做强,踏出一条央企现代研发的新模式,同时让这种科技研发转化为商业成果,加速技术的商业化、产业化,对我本人来讲,意义更大,价值也更大,所以我就来了。”卫昶说。

  这些年,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在煤的清洁转化、煤化工催化剂、储能、水处理、先进材料等领域开发了一系列先进技术,同时大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和商业化市场前景。

  “人才、机制、成果”在卫昶看来,相比人才引进,用什么样的机制发展人才、激励人才显得更为重要。

  卫昶和他带领的低碳所团队在神华集团进行了混合所有制探索,希望能够通过员工参股、项目团队科研人员技术入股等形式激发核心团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人翁意识。

  2018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对外公布。其中,“煤炭集中使用、清洁利用”原则再被强调。

  在卫昶看来,判断“清洁能源”不看出身,看排放。能源利用如何对环境影响最小,这是清洁化探索的意义所在。如何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效控制全球气温上升,则是低碳化目标。而要实现两个目的,煤炭清洁利用技术作为基础必须跟上。

  “但二氧化碳排放等难题长期存在,尚未实现突破。”卫昶说,尽管不同的技术被用于二氧化碳的捕捉、应用和填埋,但经济性一直是个挑战,未能根本解决。

  卫昶认为,我们缺的不是好技术,难点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过程。只有具备竞争力的技术,才能真正走进市场。

  在他的理念里,煤炭的意义远不止于用作燃料,更是可以制成有高附加值和竞争力的材料。“比如粉煤灰,是需要处理的固废,从中提取做高分子的填料,用于建材。对于液化残渣,目前被定义为危废,处理成本很高,但我们可以从中提取碳纤维、导热材料等。”卫昶说。

  未来,卫昶希望进一步完善清洁利用技术,扭转煤炭粗放使用的局面。另外创造更好的研发环境,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使研发人员能够真正专注于创新,而不是短期利益驱动的跟风研究。(完)

【责任编辑:谢萍】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