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涵江:产业强区 生态宜居-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莆田涵江:产业强区 生态宜居

2021年12月08日 10:49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涵江新答卷:产业强区 生态宜居

  本报通讯员 林亦霞 记者 林爱玲

  “涵江作为融入福州都市圈的桥头堡,要统筹发挥园区、产业、港口、腹地等优势,推进涵江—福清环兴化湾一体化发展协调区建设,打开发展新格局……”连日来,莆田市涵江区委书记连向红等主要区领导深入项目一线、企业、乡村,宣讲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干部群众一起全面对标对表,理思路,议措施,求突破。

  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赋予莆田新的重要使命—“莆田要秉承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精神,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整体功能品质”。涵江区主动站位大局,奋楫争先再出发,奋力打造现代产业强区、建设生态宜居涵江,全力以赴推动省党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涵江落地见效。

  勇于创新 打造现代产业强区

  “我们与本田配套企业日立ASTEMO合作的本田汽车混合动力项目投资近亿元,已通过日本专家评价,明年起将大批量供货。”4日,在涵江区荣兴机械有限公司产品展示厅内,公司副总黄见斌信心满满地向记者介绍。

  创办于1992年的荣兴机械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依托企业技术中心,荣兴机械不断在制动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推动产品从两轮制动器转型升级到四轮制动器,并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

  荣兴机械是涵江区持续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例证。

  近年来,作为莆田市工业重区的涵江区深度融入全省“六四五”产业新体系和全市“343”重点产业,依靠创新引领,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区工业产值在全市首先突破1200亿元,电子信息、食品加工、高端装备等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一半以上;建成百威雪津世界级啤酒旗舰工厂;获评国家新能源产业创新示范区核心基地、国家液晶显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连向红表示,对标福建省党代会精神,涵江区要坚持创新赋能,建设区域现代化产业体系,要举全区之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发展高地,打造现代产业强区。

  行棋观大势,落子谋全局。涵江区打造现代产业强区有底气、有基础:近年来,该区积极开拓创新发展平台,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区及区内华佳彩、福联等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打造国家级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国家级众创空间等,推进省级循环经济示范点和数字经济示范园区建设,推动创新要素集聚;依托莆田高新区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一区多园”方式,建设莆田市的科技创新主阵地和绿色低碳先行区。

  持续依靠创新引领,涵江区主动融入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依托莆田高新区平台和孵化优势,完善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加速机制,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研发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0%以上,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超100家;加快推进5G现代产业综合体、北斗海丝等项目,加快信息技术和食品加工、机械装备等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业品牌;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打造新动能引擎区。

  提升品质 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5日,在木兰溪入海口涵江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现场,蓝天、碧水、红树林,一幅生态美景徐徐展开。该项目的海堤生态化改造、滨海湿地修复及配套等工程已进入扫尾阶段,将新增一道蓝色海湾生态游新风景线。这是涵江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理木兰溪的重要理念,全力改善兴化湾近岸海域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更好地打造水利之河、生态之河、幸福之河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涵江区深入实施“双轮”驱动,坚持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相促进,利用“拥溪抱湖”的区位优势,持续提升河湖生态风貌,实现水、产、城和谐共生,让绿水青山成为涵江城市品质提升的最美底色。

  该区全面落实河长制工作,在全市率先启动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对木兰溪主要支流塘头河、梧梓河及城区内河宫口河等总长32.2公里的河道进行源头治理,通过河道整治、管网收集、岸绿景观三大工程,实现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等治理目标。

  该区按照“六清六化六方”要求,全力推进河道清淤治理、截污纳管工程、黑臭水体治理等26个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变“就水治水”为“系统治水”。

  昔日因黑臭水体上榜的宫口河,经彻底整治,如今水清、岸绿、景美,嬗变为中心城区的一条亲水生态长廊。位于莆田生态绿心的白塘湖碧波荡漾,湖面不时有水鸟飞掠,景色怡人。

  水清了,城市的“颜值”“气质”也要同步提升。近五年,该区累计投入城建资金930多亿元,推动建成区面积从31平方公里拓展至55平方公里,塘北、兴涵水都、国际商贸城片区加快完善,大学城、白塘湖、高新片区正在拓展,建成天虹·水韵城等城市新地标,投用囊山郊野公园、西河公园、智慧体育公园,形成“两高两铁四通道”立体交通网络,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绿化覆盖率分别提高到93.7%、50.8%,一个产城融合、生态宜居的滨海产业新区正在冉冉升起。

  增进福祉 建设人民幸福之城

  4日,涵江区梧塘镇松东安置房实现回迁交房。拿到新房钥匙的征迁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开心地说,感谢党和政府帮他们圆了宜居梦!

  近年来,该区共有120多万平方米安置房实现交付回迁,安置房建成总量、办证首登率、转移率均居全市第一,让群众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安居乐业的获得感、幸福感。

  福建省党代会报告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相互促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涵江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其贯穿于涵江阔步前进的每一个历程。

  涵江区坚持“把最好的地块留给学校、把最好的资源用在教育”,加快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推进莆田学院东校区、国际学校等项目建设,打造人民满意的教育;持续巩固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成果,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强化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建设健康涵江;深化网格化社会治理改革,因地制宜导入“党建+”邻里中心和“综治+”社区治理中心建设,结合“无疫小区”创建,打造以党建为引领,实现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模式,更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生活更殷实、更安康、更舒适、更幸福。

  近年来,涵江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116亿元,占财政支出的80%,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保障体系全面覆盖;新增中小学幼儿园学位1.6万个,建成投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莆田学院东校区落地涵江;投用国药东南医院、区精神卫生中心,建成全国首家台胞医保服务中心,全市首家创成全国健康促进区……这是一份令人满意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韩辉】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经济科技频道精选: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