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青海油田“高原铁军”:戈壁瀚海就是战场

2019年09月04日 16: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中国侨网图为大修作业队职工正在作业。 李隽 摄
图为大修作业队职工正在作业。 李隽 摄

  (爱国情·奋斗者)青海油田“高原铁军”:戈壁瀚海就是战场

  中新网青海海西9月3日电 题:青海油田“高原铁军”:戈壁瀚海就是战场

  作者李隽

  柴达木盆地西部是中国最早开发的油田之一,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条件最苦的采油区。

图为试油测试大队的作业职工。 李隽 摄
图为试油测试大队的作业职工。 李隽 摄

  3日,记者在位于柴达木盆地的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见到了常年奋战在高原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称“青海油田”)的井下作业职工,年轻的他们被称为“高原铁军”。

  英雄岭是“高原铁军”日夜奋战的地方。“只要你在这里看到那些衣服最脏、浑身油污的人,那肯定是我们井下作业队的职工。”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党委书记、经理盛国青说,白天与空山为伴,夜晚望星空浩瀚,把青春的岁月奉献给戈壁瀚海是他们的日常和信念。

图为英雄岭上的采油井。 李隽 摄
图为英雄岭上的采油井。 李隽 摄

  盛国青介绍说,这几年井下压裂施工任务从原来的一天施工一口井,发展到今年的一天多井同时施工,工作量大幅增加,仅2018年,施工总量就达到前5年的总和,这背后是井下各条战线干部员工顶风冒雪、甚至奉献牺牲换来的。

  “‘铁的信念,为油而战;铁的纪律,令行禁止;铁的作风,攻坚啃硬;铁的队伍,和谐奋进;铁的指标,行业领先。’是我们的‘五铁’精神,几十年的创业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越是艰苦越需要有这一种精神。”盛国青说。

  2017年12月,狮58井在钻井过程中突发溢流险情,油田上下拉响了井控遭遇战的警报。接到命令后,公司第一时间组织突击队奔赴现场,在点火放喷时,火势铺天盖地,辐射温度极高,施工管线靠近火焰一侧的保温层瞬间融化,井场唯一的出入口也被大火隔断。

图为大修作业队正在为油井“看病”。 李隽 摄
图为大修作业队正在为油井“看病”。 李隽 摄

  “当时,空气中弥漫的硫化氢浓度非常高,只要吸入一口就会致人瞬间死亡,突击队成员一直背着11公斤重的空气呼吸器,身上还装着毛巾、干粮和矿泉水,饿了掏出来咬一口,困了靠山坡眯一会,在零下20摄氏度的气温条件下,他们一干就是10个昼夜,直到险情解除。”回忆起这段往事,盛国青仍然心有余悸。“在这场生死考验中,无论是寒风刺骨还是高温炙烤、疲倦至极,没有一个人畏惧、退缩,没有一个人离开岗位半步。”

  “‘脏苦累险’就是我们的代名词,正是因为这样,才有了不菲的成绩,油管工作量连续5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第一,自主形成了30多项工艺技术,被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列为油管作业示范单位。”盛国青说话间严肃而又自信。

  “‘高原铁军’在英雄岭有着很多英雄故事,赵科就是不能不提的一位。”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办公室副主任王楠介绍,去年7月底,在公司最忙碌的施工期,井下压裂指挥赵科强忍疼痛坚守岗位,整整坚持了7天,最终,在无法正常走路的情况下被同事们送回到敦煌基地。

  经检查,赵科被确诊为“腿部动脉血管堵塞”,病情已经非常严重,想保命必须马上截肢,没有其他选择。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和手术之后的疼痛,赵科没有一丝一毫的消极情绪,麻醉昏迷期间嘴里还在嘟囔:“罐区液量还有多少?还够不够?”

  经过半年的康复训练后,赵科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岗前他对同事说:“现在虽然装上了假肢,但是我还可以干活,和大家一起工作什么烦恼也没了,比待在家里好。”

  如今,在800里戈壁瀚海流传着这样一句现实的话:“青海石油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就是这样一群人在为油而战,世世代代、前赴后继,用生命演绎着高原的坚守和奉献。(完)

【责任编辑:于淇】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