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台办联合多部委谈“26条措施”:为台企提供发展机遇
国台办联合多部委谈“26条措施”:为台企提供发展机遇
【解说】12月11日,国台办举行“26条措施”政策解读专题记者会,请发改委、科技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台办的相关负责人解读涉及到为台湾企业提供同等待遇的13条措施。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陈斌华表示,13条措施主要考虑更多地为台胞台企提供发展机遇。
【同期】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 陈斌华
这13条措施进一步回应了广大台企的诉求和期盼,主要考虑就是更多为台胞台企提供发展机遇、同等待遇,进一步促进台企参与大陆高质量发展、高科技创新,帮助台企加快科技创新,降低综合成本,抢抓发展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解说】陈斌华介绍,13条措施有三大亮点:紧扣经济社会的发展热点、回应台胞台企重点关切,以及含金量进一步提高。比如其中提到台资企业可以按市场化原则参与大陆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研发、标准制定、产品测试和网络建设,给台湾相关企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同期】国台办经济局副局长 陈斌华
这次出台的“26条措施”中包含支持台资企业参与大陆5G发展的措施,就是希望两岸企业能够着眼长远,坚定信心,继续秉持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构建全球化的5G产业链,促进全球移动通信产业健康发展。
【解说】此外,“26条措施”的第1条当中提出,台资企业可同等参与重大技术装备研发创新、检测评定、示范应用体系建设,可同等参与产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和工业设计中心建设,体现出了“26条措施”的高含金量。
【同期】国家发改委外资司副司长 郑持平
我们对台资企业参与大陆重大装备发展、企业技术中心建设等一视同仁,同等对待。目前,已经有一些台资企业先行一步,积极参与其中,享受到了增值税全额退还等政策优惠,比如,福建捷联电子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厦门建霖健康家具股份有限公司入选第三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
【解说】发布会上,科技部港澳台办公室副主任徐捷、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创新司副司长李玉冰也分别介绍了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申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情况,以及两岸行业标准共通情况。
【解说】发布会最后,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表示,在“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国台办会向有关方面积极反映广大台湾同胞的诉求。
温孟馨 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