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首页

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陈卓禧:希望香港青年人打开眼界把握机遇

2020年05月27日 07:3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专访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陈卓禧

  希望香港青年人打开眼界把握机遇

  按照议程,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草案)》。近日,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专修学校校长陈卓禧围绕全国人大审议涉港议案及香港教育问题接受了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2017年底,香港专业进修学校(简称港专)举行毕业典礼,两名毕业生因为不遵守“播放国歌时必须肃立”的校规而被要求离开现场,校长陈卓禧事后在场外与闹场学生对话,被称为“爱国校长”、“护国歌校长”。作为港专校长,他希望香港的青年人能够打开眼界,打开心窗,把握好机遇,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涉港决定草案影响

  香港的爱国爱港人士人心振奋

  北青报:有说法认为“香港病了”,且“病根”在于教育。您怎么看?

  陈卓禧:教育确实是个问题,这分为“大教育”和“小教育”。

  先说“小教育”。学校、课程、老师、考核等等整个教育体系的主要元素现在我们发现都有问题。比如,有些老师接受的是西方观念,特别是政治理论。他们对我们国家有偏见,只看到落后面而没有看到成绩。他们不了解我们国家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最近10年的重大变化,只看到我们在发展中的一些待解决的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放大,变成了他们心目中内地的样子,变成了他们心目中我们国家的全部。

  这样的偏见也让他们与内地产生了距离感,就像我去年在委员通道上说过的,香港与内地“一河之隔”,距离很近,但是心里很远。这些老师再去教学生,就很难做到平衡。

  还有“大教育”。青少年不只是在学校才受到教育,社会环境也很重要。在成年人的世界中,这些青少年的家长、亲友,还有社会中一些头面人物的行为和言论对青少年的影响更厉害。

  这份涉港决定草案可以改变社会大环境的生态。“大教育”改变之后,“小教育”也会改变。社会头面人物的行为和言论都有所改变的话,我们在“小教育”里面下功夫就没有以前那么困难。

  北青报:除了对乱港分子,这份涉港决定草案还会给香港普通民众带来什么变化?

  陈卓禧:其实这次决定草案公布之前,香港已经有了一些变化。初步看来,国家提出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以后,香港的爱国爱港人士人心振奋,过去对国家有所抗拒的一般年轻人开始有所转变。其实很多香港老百姓都希望生活秩序可以尽快恢复如常,包括交通、经济发展等方方面面,我想在暴力事件减少之后,大家的这些期望都会慢慢实现。

  香港青年人未来

  希望他们能够打开眼界和心窗

  北青报:您说香港社会环境已经出现一些积极变化,那些暴力事件的参与者有没有什么改变?

  陈卓禧:改变他们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也不是短期内就能够做到的。但是因为大环境已经有所改变,我想做到并不难。

  其实很多暴力事件的参与者,特别是青年人因为没有生活经验,看东西比较狭窄,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就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的同事告诉我,当年在“国歌事件”中跟我辩论最厉害的一个学生,工作以后也开始有了改变,想法、行为都不像当年那么极端激进。这也是一个成长过程,青年人成长过程中难免会有冲动、犯错,工作、生活经验多了之后就会慢慢地改变,这个转变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北青报:从学校教育方面和社会环境方面,我们该如何推动或加快他们“自然转变”的过程?

  陈卓禧:这也是我在思考并准备提出建议的地方。香港有些青年人对社会不满,他们的出路不足或发展前景不好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不仅给香港经济带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给香港青年人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出路。比如有些产业在香港不存在但在大湾区有,有些香港青年人适合做与这些产业相关的工作,他们就可以到大湾区去。这样一来,香港的青年人也可以走入内地,融入我们国家的发展大局。

  在教育方面,我和同事也在构思,怎样像内地一样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特别是在高等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让教育、培训、就业“一条龙”,更好地与大湾区发展对接。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香港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比如房屋居住的问题等,需要我们整体去研究。

  北青报:港专是一所爱国爱港的学校,即使在殖民地时期受到港英政府的打压都没有退缩过。作为港专校长,经过了这么久的风波,您最想对香港青年人说什么?

  陈卓禧:现在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着光明的前景,这是我们许多人百年以来梦寐以求、期待已久的事情。香港是我们国家发展壮大和民族复兴的一个重要国际窗口,希望香港的青年人能够打开眼界,打开心窗,多看看周围的环境,把握好机遇,确定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

  文/本报记者 董鑫 统筹/刘晓雪

  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王嘉怡】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