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历史记忆 共同遗产-中国侨网

  • 设为首页

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历史记忆 共同遗产

2020年12月18日 19: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参与互动
字号:
12月17日,中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图为12月5日,“送王船”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钟宅畲族社区澜海宫启幕。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吕明 摄
图为“送王船”活动在福建省厦门市钟宅畲族社区澜海宫启幕。 中新社记者 吕明 摄

  中新社福州12月18日电 题:中马“送王船”联合申遗成功:历史记忆 共同遗产

  中新社记者 林春茵 陈悦

  “中马联合申遗成功,使‘送王船’在世界的可见度大大增加了。”对于“送王船”申遗的成功,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组长、闽南文化研究会原会长陈耕18日受访时向中新社记者表示,这将为厦门和马六甲两个旅游城市带来契机。

  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由中国与马来西亚联合报送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简称“送王船”),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前,“送王船”已分别列入中马两国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成为中马两国人民共同的文化遗产。

  自15世纪至17世纪形成以来,“送王船”随着“下南洋”和海上贸易,逐步从中国闽南地区传播到东南亚地区。今年11月以来,厦门多地举办“送王船”民俗活动,并通过“云”直播将活动盛况展示给全球华侨华人。

  厦门市文化馆副馆长、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苏华琦告诉记者,“送王船”习俗由宫庙或宗祠于东北季风起时举办,一般每三四年举办一次。“送王船”仪式开始时,人们聚集在海边欢迎“王爷”(闽南人对地方保护神的称呼)来到宫庙,竖起灯篙召唤“好兄弟”(闽南人对海难遇难者的称呼)。也因此,当地俗称“送王船”为“做好事”,传递着人们对先辈走向海洋的历史记忆,体现了尊重生命的理念。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石奕龙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送王船”,此次参与了“送王船”申遗文本拟定。在石奕龙看来,“送王船”延续几百年,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构成了中马文化互动和谐共存的生动反映,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间对话。

  石奕龙认为,申遗成功,为推动当下多元社会尤其是移民社区的包容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对话资源。

  此次“送王船”申遗,有马来西亚14家宫庙和7个社区参与,甚至还有一家印度宫庙加入。陈耕认为,“送王船”在异域落地生根,被各个族群所认同,可见一斑;而这一播衍过程说明,“海上丝绸之路”民心相通是历史事实,“也说明中国古代人民对中华文化相当自信”。

  2019年1月9日,在厦门市闽南文化研究会和马来西亚侨生公会的共同倡议下,中马“送王船”协同保护工作组成立,也制定了《送王船联合保护行动计划(2021-2026年)》。

  苏华琦表示,申遗成功之后,厦门将建成6个传习中心,鼓励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将在乡土文化语境中确保‘送王船’的活态传承。”

  马来西亚侨生公会总会长颜泳和也告诉记者,当地将加强立法保护,由官方代表及传承者组成协调委员会;而州政府还将批准一个海边场地划为“送王船”的永久场地。目前,马中两国已建立联合保护共同协作机制,每年定期评估列入非遗名录后面临的潜在风险,并针对共性问题制定应对方案。

  陈耕透露,厦门和马六甲正分别建设王船博物馆,组织力量开发文创产品,“将激发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回望5年申遗路,全程参与的颜泳和说:“‘送王船’申遗成功,变成了世界文化,是世界各角落华侨华人的光荣。”(完)

【责任编辑:曾小威】
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入口
网站介绍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供稿信箱 | 版权声明 | 招聘启事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和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04340号-12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1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315039 举报邮箱:huaren@chinanews.com.cn

Copyright©2003-2024 chinaq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关注侨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