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挑战中追逐梦想
创业是一个很简单的词汇,但选择了创业就等于选择了风险与艰辛。那些选择归国创业的女海归一开始也许都曾在心中默念那句名言“我有一个梦想”。
朱晓兰是一名创业成功的女海归,讲起她的故事,不得不提的第一个词也是“梦想”。
“当时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就有这样一个梦想,我喜欢心理学,虽然以前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但还是去了。”1993年,已经获得国内计算机硕士学位的朱晓兰放弃了机电部北京自动化研究所软件工程师的工作,远赴美国,在堪萨斯大学攻读认知心理学博士和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学业完成后曾在硅谷多家公司担任过软件设计师和项目经理。谈到创业的想法,朱晓兰说,想创业的原因很多,首先在2001年“9·11”之后,美国的经济已经出现衰退的迹象,而且在美国生活多年也感觉过于安逸,“那时候感觉自己的生活和20年后的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想给自己一个挑战,所以选择了创业。”而创业的动力不仅仅源自挑战,她掌握了CTI(计算机电话集成)领域产品研发生产项目,这一领域在当时的中国市场上还是一片空白。朱晓兰瞄准了中国的广阔市场,毅然放弃了美国的工作,来到深圳留学人员创业园,创办了华琛科技有限公司。
朱晓兰凭借自身对这一项目的了解和在这一领域的经验,为公司凝聚了一批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短短几年时间里,产品已遍布全国,并销往港台地区及美国,取得了出色的业绩。
在别人眼里,朱晓兰是能干的海归创业者,只有她自己知道一路走来那些让她犹豫徘徊,几近放弃的日子。朱晓兰说:“企业发展中的困难往往是不可预料的,有一个阶段,产品推广和资金突然都出了问题,眼看就要山穷水尽,而那时候又有一家美国公司前来招聘,让我回美国去做软件设计,我差点就放弃了。”但看到当时国内蓬勃发展的经济形势,以及好不容易开辟出来的国内市场,朱晓兰坚持了下来,她说:“市场需求大,企业就能走下去,我有坚持的理由,而自己也不喜欢半途而废,我也有坚持的习惯。现在想起当时的抉择,依然觉得很正确。”
今年已经是朱晓兰自主创业的第7个年头,公司的发展蒸蒸日上,在国内CTI领域优势显著。作为一名成功创业的女海归,朱晓兰的经验是,女性和男性相比在创业方面确实存在不可避免的劣势。对于那些回国的女海归,朱晓兰认为无论创业还是就业,都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适合市场的。也许是梦想驱动着创业的脚步,但是如果不认真调查市场,盲目创业,遭遇失败的可能性将会很大,市场驱动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彭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