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片:2008年8月7日,由国内著名交友网站世纪佳缘网组织的“七夕”自助餐交友活动在北京工人体育场附近的某音乐主题餐厅举行,吸引了众多男女青年在这红街里找到自己的另一半。在这个奥运来临前的情人节里,也为“剩女”和“大龄男”们搭建起了一座人工“鹊桥”。图为大家正在做交友互动游戏,以纸“蝴蝶”为载体相互交换个人信息。 中新社发 郑雄增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本文系《21世纪留学》杂志特许中国侨网发布稿件,未经该社允许,不得转载。)
留学生,优也;晚婚恋,圣也。在我们周围,大多数被称为“剩男剩女”的人其实都很优秀,当然,成为“剩男剩女”也一定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和背景。本期,我们采访了几位从海外归来的“优剩男女”,听他们的故事,了解他们的心路历程。
现象:越来越多的“优剩男女”
对于海归中的“优剩男女”,海归们自然有自己的标准。在海归酒吧,一名叫“南京月牙湖”的网友描述了自己的心态:我两个月前满27岁,用不少人的话来说,属于“剩女”。父母着急,自己却有时急有时不急。
说到择偶标准,不少人说因为女人的条件高了所以找男人困难,弄到最后女的嫁不出去,男的也娶不到合适的。但越是条件好的男人似乎要求越高,所以有了一大批30未娶的人。
条件一般的男人,20多岁基本解决个人问题了,只要女方长相还说得过去,有个本科学历,家里没什么经济负担,基本能谈成。层次高的男海归就不同了,自己有国外名校PHD或MBA,有自己的房子、汽车,甚至自己的公司,择偶条件就不同了:老婆漂亮点才能带的出去,老婆有硕士学历才觉得跟自己沟通起来容易,老婆谈吐举止上得了场面对自己在外面谈生意、作报告有好处,老婆家里经济状况好自己就没什么负担了,老婆是海归就跟自己更配了。但是,能同时达到上述条件的女人有多少?于是“剩男”出现了。
再来说说女孩子,如果自己在国外好几年,所以也希望另一半也是在国外呆过的,那样才有共同语言,我想不少女海归也有同感;再者,女海归有硕士或以上的学历,大多希望找个硕士甚至博士层次的男士;满足上述条件的男海归倒是不少,但是他们要找漂亮老婆,这点许多女海归达不到要求,于是剩女出现了。
渴望撞上爱情
其实,更多时候,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孤独,这在我们身边已经很常见了。在一个咖啡馆里,慢慢叙述自己故事的梵梵就是这样一个人。
梵梵 男 30岁 某外企管理人员
在我这个年龄讨论的话题无外乎:爱情、事业、婚姻、友情之类的。对我而言,爱情与婚姻是最让自己心烦的。假如大学时代以前,有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我会毫不犹豫的说是事业;假如大学时代,有人问我什么最重要,我也会说是事业;可是,现在工作了,同样有人问我,我会轻轻地说是爱情。你说:“为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答案。或许因为工作的我特别需要爱情与婚姻,或许我感觉现在的生活太累需要爱情和婚姻的滋润,或许是我身边的人期待我能够成家给我太大的压力。
自从大学时代知道“光棍节”,我好像每年都在过。为了自己的学业事业一路打拼,为了自己的理想一路奋斗,时间如白驹过隙,现在的我依旧没有令人羡慕的收入和地位,依旧没有美好的爱情与婚姻。是高傲的挑剔,还是疲倦的畏惧?虽然我相信第一感觉,可是我从未追求过完美,虽然现在在N次相亲无果的叹息下,可是我依旧相信爱情。为什么?为什么?爱情离我那么遥远?现在的我好像一个痴男,实则一个“剩男”!
我一直相信“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童话,可是我却不是主角。爱情变成了奢望,我期望一场突如其来的,一见钟情的,甚至轰轰烈烈的爱情。曾经我有着“功未成,名未就,何以成家”的为了事业而献身的大无畏精神,现在的我似乎变成了懦夫。或许是我害怕,害怕在无聊的时刻,心灵寂寞,无处诉说,看周围都是成双成对,花前月下,而自己仍然孓然一身,形单影只。
喧嚣的尘世往往让自己疲惫不堪,看厅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舒云卷,宠辱不惊,和爱人徜徉于山水之间,游弋于书画之内,让心灵得到洗涤,让尘心得以自息,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可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我从未怀疑过自己能够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现在,这是我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周围的同龄人都在忙着什么,恋爱或者结婚。而我却在我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时,冥冥中有某中规则让我感到茫然,让我惧怕未来。
我一直渴望着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一个美满的婚姻!或许,我更应该有个剩男的觉悟。现实中,没有小说中王子和公主的故事。一个平凡的人,最残酷的是——明明知道平凡,却忍不住渴望伟大,只能在清醒中等待死亡。我又开始害怕,害怕自己成为一个剩男的传说,一个可怜的人。未来会是什么样?
点评:希望不再单身,不再孤独。是这些“优剩男女”们共同的想法。但有时候,总是期望自己能际遇梦想的她,这并不容易。虽然渴望美好的感情或者叫感觉,要清楚的是:现实中并没有那么多美好,因为更多的是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