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剩男女”背后的压力巨大
记得葛优扮演的“海归”,想通过征婚的方式解决终身大事。用他的征婚广告来形容就是:“岁数已经不小了,留学生身份出去的,在国外生活过十几年,没正经上过学,蹉跎中练就一身生存技能,现在学无所成海外归来,实话实说,应该定性为一只没有公司、没有股票、没有学位的‘三无伪海龟’。性格open,人品五五开,不算老实,但天生胆小,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总体而言属于对人群对社会有益无害的一类。”
可以说,除了就业,“海归”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情感与家庭。在“海归”里,单身似乎成了多数派。他们或是留学时埋头于繁重的学业无法顾及婚姻家庭,或回国后打算先努力创业,等有了事业基础后再考虑情感和家庭;另有不少人属于囿于留学生圈子限制,难有合适的先“求其次”有个伴,回国后立刻就“拜拜”的;也有人因为过惯了单身贵族的生活,希望一直保持这种状态。
年过35的Jonh回国之后事业算是顺利的,开了一家租赁公司,买了房也买了车。但Jonh到现在仍是孑然一身。早年读书的时候,家人给他在国内找了一个女朋友,因为距离的阻隔,他觉得难以沟通。如今回到国内又忙着创业。这让年近70的爸妈着急起来,老人家挨个给亲朋好友们捎话过去,让他们帮忙找找,还逼着Jonh多去参加一些白领俱乐部活动,结识女孩子。但Jonh在国外呆了六、七年,喜怒哀乐表现得很直接,开口闭口总是谈工作的事情,不知道怎么哄女孩子,见面交往的女孩子不少,但就是没成的。当然,这背后的苦涩与压力是旁人不好理解的。
面对越来越多的“剩男剩女”,数字一百市场调查公司刚刚在全国范围内对此现象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从城市差异来看,北京接受调查的人群中剩男剩女比例超过七成,远高于平均水平,这是因为都觉得在北京结婚难,有些人认为这也许和生活压力特别是高房价有关,真乃是“不可承受之重”。
除生活上的压力外,情感上的压力对他们来说也是巨大的。因为“海归”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行走,生活环境的转换,让他们的情感生活也遭遇了不同的情景……有位“海归”这么说,在国外的这几年,西方人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其实也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尽管有些西方国家的离婚率居高不下,不婚族越来越多,但是很多西方人对家庭其实有着相当严肃和谨慎的态度。他们觉得除非是打算一辈子独身,一旦有了家室,就要负责到底。尽管这些“优剩男女”独身有理,但来自家人的压力还是令他们感到难以承受之重。
其实,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的精英,面对生活和工作,压力都会很大,但只要敢于面对,就能修炼成百变金钢,心理关是能闯过去的,“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师至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