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以来,为吸引更多海外人才回国就业,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纷纷以“组团”的形式赴海外揽才,把招聘会现场搬到了海外。“不必回国就可现场签约,省去了不必要的麻烦,为我们回国就业创建了一条快捷的通道。”在笔者采访中,海外学子如是说。
“没那场招聘会,我现在还真说不准在哪儿!”
今年28岁的李峰回国工作已经一年多了,毕业于美国旧金山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他,本来没打算回国就业。“原想硕士毕业后,在美国找份工作。不凑巧的是,在我毕业时遇到了金融危机,硅谷大部分企业都在裁员,就业形势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理智的李峰及时调整了就业观,把目光转向了国内,下决心回国就业。每年的11月和来年的4月是国内就业高峰期,很多国内大型招聘会也都集中在这期间召开,但这段时间恰巧李峰要忙于准备毕业论文。
“根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国内的就业市场,抽身回国参加招聘会更是不可能。”分身乏术的他只能从网上和国内的亲戚、朋友那里了解相关信息,借助网络投简历。“通过网络投简历跟去现场应聘相比,有很大的局限性。先不说不能给用人单位一个直观的感受,现在竞争那么激烈,纸质的简历都不一定能引起注意,更不用说E-mail形式的了,有的用人单位甚至把简历误作电脑病毒给删了。”
通过网络投简历的方式,李峰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就在他着急万分的时候,一个来自江苏的企业招聘团在旧金山举行了一场专门针对海外学子的人才招聘会。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最终李峰凭借自身的优势与该省的一家大型国企达成了就业意向,一直工作到现在。“要是没有那次海外招聘会,我现在还真说不准在哪儿!”李峰感慨地说。
去年9月,浙江省人事厅组织的招聘团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一场海外学子恳谈会。招聘团带来了很多浙江省内名牌企业的岗位,涉及法律、金融、商贸等专业,受到留意学子的热烈欢迎,都灵理工大学的小张就是在这次恳谈会上签到了自己满意的工作。
“之前也有个别国内企业来意大利招聘留学生。虽说机会也不错,但单个企业招聘,岗位较少,专业限制性很大,在留学生中的影响也不大。‘组团’形式的招聘会,涉及的岗位多,信息也丰富。”小张对笔者说。
各地纷纷组团赴海外揽才引智
不仅仅是江苏、浙江派出了赴海外的招聘团,国内其他地方也纷纷赴海外引智引才。
2008年11月,深圳市“组团”赴欧洲招揽人才。其中伦敦地区招聘会带来了600多个职位,共吸引了1500多名留学生参加。
2008年底,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及20余家金融机构在伦敦、芝加哥、纽约举办了三场“海外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会”。上海海外招聘团共收到2176份海外金融人才简历。收获之多,令组织者也大呼意外。
……
今年3月,江苏省苏州市在美国马里兰州举行人才招聘会,吸引了华盛顿地区大批华人专业人士和留学人员参加。40余个苏州企业参加了招聘会,涉及化工、医药、电子、金融、教育培训等多个领域,此次提供的岗位共有15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