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各报刊载戴笠遇难消息,以飞机失事定调。
戴笠之死在国民党内部引起一阵混乱,有人欢喜有人愁。很多有贪污问题、心怀鬼胎的军统特务们心中暗喜:再也不害怕戴笠会处理他们了。军统首脑如毛人凤、唐纵等开始分戴笠的汽车等财产。
蒋介石刚开始如释重负,因为他再不必费尽心思抑制其人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蒋介石又逐渐产了痛惜、内疚和若有所失的感情。
蒋介石不得不承认戴笠是个特工奇才,蒋介石的江山稳固,戴笠是立下汗马功劳的。而且戴笠非常符合蒋介石的用人标准——人才加奴才。他的才干在蒋的心中比任何一个国民党内的官僚都不逊色。而且他能了解、揣摩、执行蒋介石的任何企图,防患于未然。他已成为与蒋默契之极的心腹,军统也成为蒋介石须臾不能离开的工具。
戴笠一死,军统的接班人郑介民、唐纵、毛人凤都不能与戴笠相比,工作处处被动,不仅不能开拓发展,稳固蒋的统治,反而连维持现状都颇困难。戴笠死后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发展,各大中城市频繁的学潮,民主党派的活动,都使蒋介石十分恼火。他认为,这是军统接班人不具备戴笠那样的政治头脑和政治手腕所致。因而每逢遇到棘手的麻烦时,蒋介石总会想起戴笠,想起他处理事情干净利落、思考周全、不给蒋带来政治恶果、处处秉承旨意、时时体会自己苦心、双方默契协调几乎天衣无缝的种种长处。愈到后来,蒋介石愈感到戴笠的才干无人可以取代,蒋因此不时后悔把戴笠逼得太急,那时蒋介石还不知马汉三谋害内幕,总以为自己逼戴笠前来开会,才使他在恶劣气候中丧身的。
蒋介石的后悔心情转为了他对戴笠的悼念活动的态度上。戴笠的悼念活动,在国民党的历史上几乎是空前的。真规模、声势,大的吓人。
1946年4月1日,军统局在重庆隆重举行了追悼会。蒋介石亲自到会主祭,并在讲话中流下了眼泪。在祭礼完成后,蒋介石又慰问军统烈士家属,大概是想起戴笠又再次含泪以泣。蒋介石很少流眼泪,这很可以反映他的心情。
随后,蒋介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为戴笠举行公祭。
从4月中旬到6月上旬,全国各省的各大城市纷纷举行公祭。北平、济南、贵州、重庆、成都、昆明、南昌、上海、合肥、无锡、兰州、广州、福州、厦门、长沙、桂林、西安、郑州、沈阳纷纷举行了数千人乃至最多达五万人的悼念祭礼。各地主祭人均为国民党军政要员,如北平是军委会委员长北平行营主任、一级上将李宗仁,山东是省府主席何思源,贵州是省府主席杨森,四川由卫戍总司令王缵绪(上将),安徽是省府主席兼第十战区司令李品仙(上将),江苏是国民党第三方面军总司令汤恩伯(上将)……
因为蒋介石有旨意,所以这些要员心中明白蒋介石是有意把戴笠的追悼活动办得隆重再隆重。
6月11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戴笠为陆军中将。
第二天,蒋介石亲率数百名军政大员为戴笠送葬。陪同蒋出席葬礼的有宋子文、陈诚、白崇禧、陈立夫、邵力子等。蒋介石亲送了题为“碧血千秋”的花圈,还亲笔写了“雄才冠群英,山河澄清仗汝迹;奇祸从天降,风云变幻痛于心”,这很可窥见蒋介石失去戴笠的痛悔心情。
蒋介石着特级上将制服,亲至南京中山路357号军统办事处戴笠灵堂吊唁,又亲自护送戴笠灵柩至钟山灵谷寺志公殿。送葬队伍除数百名军政要员外,还有数万人参加葬礼。送葬队伍一律素衣白马。蒋介石在葬礼上亲自致读长篇祭文。哀叹“胡期一朝,殒叱英贤,伤心天丧,五内俱煎”、“唯君之死,不可补偿”。在朗读祭文时,蒋介石又一次流下眼泪。
两个月后,内战开始爆发。蒋介石却专门抽出时间与宋美龄专程到灵谷寺墓地凭吊戴笠,据说蒋介石一直面对戴笠遗像长时间凝视,也一直没有说一句话。
蒋介石在戴笠死后,曾有一次对人慨叹:戴笠“生为国家,死也为国家”。因为蒋介石在他的政治生命中每每依靠戴笠化险为夷,每当风云变幼之际,戴笠也会以自己的政治敏感,为蒋提供情报,出谋划策。蒋介石在戴笠死后,愈发感到了失去戴笠的重要性。因此蒋介石每每歉疚,也每每怀念戴笠。
凭吊之后,蒋介石决定亲自为戴笠选择风水绝佳的安葬地。蒋自命对堪舆之学颇有研究,毛人凤、沈醉等陪同蒋介石走向灵谷寺后山选址。但因宋美龄穿高跟鞋不适崎岖山路,蒋介石表示以后再来。
半个月之后,蒋介石在毛人凤、沈醉陪同下,再到灵谷寺后山选址,对毛人凤咛嘱一定要在子午时下葬。走来走去,直到满头大汗。可见蒋介石并非只做做样子给别人看。
1947年3月17日,戴笠灵枢正式安葬。蒋介石派陈布雷为代表致祭。戴笠棺木入穴后,毛人凤与沈醉商定,怕人破坏,用水泥炭渣搅拌灌注,将整个墓穴与棺木凝结为一体。
1949年,毛人凤觉得戴笠生前与共产党作对,罪恶太重,怕解放军会掘尸毁墓,便计划迁墓到台湾。但因水泥灌注太结实,无法可想,只好放弃。其实,戴笠墓穴在解放后并未遭破坏,一直完好。沈醉在解放后被关押11年以后特赦出狱,曾数次去探视,至今无损。
戴笠的老母一直不知道戴笠已死,由毛人凤一直模仿戴笠口气逢年过节发电报祝贺,以造成戴笠尚在人间的假像。并特派军统交警总队一个大队驻扎江山,保卫戴家老小。1948年,戴母73岁寿日,毛人凤还精心策划祝寿盛延,并谎称戴笠已出使英国。戴母在1949年5月江山解放前夕死于大陆,她一直以为戴笠无恙。戴笠之子戴藏宜因与戴笠之弟戴春榜杀害中共地下党员华春容等罪行,解放后被政府镇压。戴笠儿媳郑锡英及三个孙子、一个孙女,回衢州娘家,不久隐居上海。孙女在回衢州之前送人。
1953年初,一直不能忘怀于戴笠的蒋介石,在台湾站稳脚跟后,开始寻找戴笠遗属,命令毛人凤不惜代价将戴笠遗属和后裔从大陆接到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