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省四平市叶赫满族镇是清末慈禧太后的故乡,近日四平市文物部门发现了一个面积在几十万平方米的青铜文化遗址群,其中包括6处青铜时代遗址和一处石棺古墓群,石棺古墓群在四平地区尚属首次发现。
根据遗址和墓葬的形制及地面采集的标本分析,该遗址群应为春秋战国时期的遗迹,距今约3000年左右。由此,叶赫镇的可考历史从明朝距今的五百年,增加至三千年。
四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主任隽成军指出,这次考古发现,是四平市继2007年双辽“后太平遗址群”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正准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物普查有大发现
这次考古发现是四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中取得的成就。
隽成军介绍,自今年12月中旬以来,在四平市铁东区叶赫满族镇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四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与铁东区文物管理所组成普查队,并聘请省考古界著名专家赵殿坤先生带队指导,开始了叶赫满族镇的文物普查工作。
文物普查队对叶赫镇所辖13个村庄72个自然屯逐一进行调查,新发现了19处遗址。其中青铜遗址9处、古墓群1处、日俄战争堑壕5处、明代峰火台1处、明代寺庙遗址2处、清代寺庙遗址1处。最让普查队兴奋的是包含了6处青铜遗址和一处古墓群的大型青铜文化遗址群。
毁林开荒显露遗址群
“这六处青铜遗址和古墓群面积都非常大,从7000平方米至10万平方米不等,也非常集中,遗址间相距0.5至3公里,都集中在新立、杨木林子两村约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属于吉辽两省交界处吉林省境内。”年已六旬的赵殿坤先生兴奋地说。
这个大型青铜文化遗址群包括王家屯东山、王家屯北道沟子、于大背北山、宁家沟、正北沟北山、杨木林子西山6处青铜时代遗址和王家屯高丽墓子古墓群。这些遗迹都在叶赫河边,靠近大山,背风向阳的地方。之所以此前没有被发现,是因为这里一直被繁茂的植被遮蔽,而近几年由于开荒和放牧,导致植被被破坏,遗址才显露出来。
隽成军说,尽管发现文物遗址是好事,但从文物保护角度来说,还是应该退耕还林,保持水土。考察队立刻与当地政府进行了磋商,一是安排人员对遗址进行看护,二是着手退耕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