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宏:日本失业全家回国休长假
黄宏是IT业的软件工程师,来日本6年,近4年来一直在一家日本企业做派遣社员。去年他的约期是11月到期,下半年金融危机呼啸而至,行业内就明显地工程减少,用人量减少,黄宏的公司里也开始有派不出去的员工在公司里“学习”。按公司内不成文的规定,在公司里学习的人,头2个月100%的工资,以后2个月只开15万日元的生活费。再以后就得走人了。其实人没活干自己就闹心,所以几乎没人等到开15万日元的生活费,在公司闲两个月的都自己走了,但这次不同,经济危机,工作难找,11月的时候,公司里一下就有5、6个人在学习。老板和员工都一副忧心忡忡的面孔。
对此黄宏也有了心理准备,他对朋友说,他来日本工作六年,结婚5年,孩子3岁,没打算在日本呆一辈子,但现在也没打算就回国,不想碰上了金融危机,他只想在公司里学习一个月,年底前没有新的工作的话,就先回国呆一段时间,就算回国休长假了。不想真的被黄宏说中了,11月工作约期到来前,没有找到下一个工作。黄宏向朋友诉苦,若以往,约期到来前两星期,公司会安排3、4个面接,很快就会找到下一个工作,但今年确实不景气,11月底约期结束,到12月中旬,只有一个面接还没成。看到公司里人心惶惶,黄宏就向公司表明,想请一段时间的假,回国探亲,公司同意了。
于是在去年12月中旬,黄宏就带着老婆孩子回国了,他走前表示,日本不景气,生活费也高,回国呆一段时间,既陪陪老人,也可以节省生活费用,他在走前就退了房子,又租了一个一室的公团房,把东西安放好,准备在家里过了春节后,自己一个人先回日本找工作,让老婆和孩子继续在国内呆一段时间。把失业当作一次长假,不顺利的日子总会过去的。
刘先生:转职中,日本中国两头空
2008年12月30日,企业开始放假,从这一天开始刘先生就算失业了,用他的话说“都是金融危机闹的”。
刘先生在当留学生的时候就在这家位于大阪的汽车零配件厂打工,八年前他入厂打工时,工厂人手急缺,随后他还介绍几个同学一起去工作。因为工厂在中国天津有分厂,企业又有不少研修生,缺少既会业务又懂中日语的人,2005年他大学毕业后顺利成为工厂的正式职员,主要负责联络中国方面的业务,一年也会出几次差到天津。
转眼三年多过去了,得过且过的日子让年已三十的刘先生感觉在工厂发展的意义不大,他开始考虑今后的路。2008年8月他向工厂提出,要在年末辞去工作,到天津的工厂上班。工厂里虽然不太愿意,但还是同意了,上司还表示如果改变主意想留下来也可以。同时,天津工厂的负责人也表示,随时欢迎他去。但是由于只能“现地录用”,每月基本工资四千元人民币。
听了这个工资报价,刘先生犹豫了,“四千元人民币,除去生活费就剩不了多少了”。他想再找找其他企业看,没有立即向天津的负责人回话。
随后的几个月里,他才发现自己选错了时机。日本企业纷纷裁员,平时冷清的职业介绍所却挤满了人。而中国方面由于缺乏“人脉”,加上自己所学也不是抢手专业,也迟迟没有进展。
刚入冬,刘先生就感受到就业市场的冷气。“既然如此,就先到天津工厂工作吧。但天津方面的负责人却没有几个月前那么“热情”了:“工厂也受了市场冲击,现在突然减产,员工都没活干,你还是到其他地方看看吧。”碰了一鼻子灰的刘先生也不好再说什么,因为几个月前是他自己嫌工资少,没给对方准确回信的。
“那么就问问日本工厂的上司,看是不是还能继续工作”,刘先生想。上司给的回话同样冷冰冰:“工厂最近不景气你是知道的,从明年开始派遣职员和打工的留学生都不再聘用了。你提出辞职后工厂已经对人事作了调整。”
现在,刘先生一边忙投简历,一边忙申请失业保险。职业安定所告诉他,“因为是自己辞职,所以失业保险要到两个月后才能领”。
刘先生在元旦给朋友的电话中说,“这步棋真的走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