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厦门,美丽的中国,我们还会再来的。”43名来自印尼苏北棉兰地区华裔青少年冬令营的营员们和带队老师近日结束了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为期半个多月的学习生活。进入机场离开厦门的时候,营员们频频回头,有的女生甚至难掩不舍之情,相拥流泪。
由厦门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主办的“2008印尼苏北棉兰地区华裔青少年冬令营”于2008年12月18日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开营。营员中,年龄最大的不超过18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2岁。他们都充满了对中国的向往,对中华传统文化学习的渴望。活动虽已结束,但其情其景仍萦绕在每个华裔青少年心中。
在冬令营期间,营员们分别学习了汉语、书法、武术、音乐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并参观游览了鼓浪屿等厦门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和风景区。除此之外,他们还游览了南靖土楼和武夷山。看到了这么多秀丽景色和历史文化古迹,营员们都流连忘返,为中华文化的历史底蕴和博大精深所折服。
喜:特殊的新年“礼物”
“这里的老师给我们传授了宝贵的中华文化知识,对我们关怀备至。”印尼学生萧炜廉在结业式上这番真诚的话语,博得了在场所有印尼华裔青少年的热烈掌声。营员们和老师相拥在一起,泪水、欢笑、合影,说不完的感动和不舍。
2008年最后一天,营员们在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收到了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2008印尼棉兰地区华裔青少年冬令营结业证书。这份礼物对他们来说特别厚重,也特别珍贵,它饱含着营员们在厦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在半个多月的时间内,营员们学习了中国传统的民间舞蹈,让爱好中国民族舞蹈的营员们领略了中国舞蹈的多姿多彩;营员们学习了五步拳、长拳、太极拳及刀法、剑法和棍法,让爱好武术的营员们认识了中国功夫的精湛技艺;手工课上,营员们在老师的示范及指导下,学会了剪纸、绘画等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声乐课上,营员们共学习了包括《朋友》、《龙的传人》、《感恩的心》等在中国家喻户晓的歌曲,使营员们体会了中国歌曲的凝练清丽;文化课堂上,老师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汉语普通话与主要方言、汉字拼音与汉字发音、普通话声调、汉字历史、甲骨文等汉字结构及汉字所体现的文化等内容,让同学们对祖籍国语言文字及语言文字体现出的文化特色有一整体印象,增进了其对汉语和汉字的理解。冬令营期间恰逢新年来临,为让营员们能在中国度过一个难忘的中国年,学校还特设了圣诞晚会及新年晚会,通过互动演出,让同学们在祖籍国留下了一生中难以磨灭的新年回忆。
感:武夷山水同根系
在来中国前,营员们就非常期待去武夷山,“武夷山会下雪吗?”“我喜欢武夷山的茶”“武夷山的水很美吗?”孩子们非常激动。听景不如看景,武夷青翠叠绿的山景,碧水潺潺的九曲溪,令这些营员们说起武夷山水的美丽都是一句话:不来武夷非好汉。13岁的李宝珠说,由于被武夷山的美景所深深吸引,以至于自己忘了用相机定格下眼前这美好的一幕幕,平时很少锻炼的她在这里即使爬多高的山也不会觉得累。“这将是一段值得收藏的美妙记忆,一段回国后值得向同伴们炫耀的难忘经历。”
主办方还特意安排了营员们到农家品茶,聆听乡音。领队老师赵翠丽对这项安排给与高度评价:“只有让孩子们走入民间才能更直接更贴切地了解家乡,领略自己根的所在地的乡音乡情。”参加冬令营的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来中国,武夷山是一个令他们向往而又陌生的地方。17岁的赵崇良用半生不熟的汉语告诉记者:“在印尼时我们都学汉语,只是因为环境限制,会听但不太会说。在厦门这几天,我都感觉到进步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