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深情依依诵感谢
本次冬令营的日程安排,既考虑到知识性,也兼顾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注重趣味性,加上营员们与老师之间的良好互动,大家都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们忘不了在来厦门时厦门市侨办副主任许传典说过的一句话“华裔青少年是海外华侨华人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不论离中国有多远,不论加入哪个国家的国籍,你们始终是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你们民族文化的‘根’始终都在中国。”他们忘不了跟随华侨大学的老师们,徜徉在中国功夫和民族舞蹈的世界中,行走于闽南文化的传统胜地,用“纯粹”汉语进行思维和交流,在特意安排的中国剪纸、绘画和历史文化讲座中追寻古老中国行进的轨迹。他们也忘不了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圣诞节和元旦假期。当圣诞和新年的钟声响起时,听到了汉语、英语,还有印尼三种语言都在同时致以节日的问候,大家手拉着手,现场已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感谢厦门市侨办,感谢华侨大学华文学院,感谢所有工作人员的无微不至、嘘寒问暖”,冬令营领队老师赵翠丽满含深情地说,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孩子们领略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中国舞蹈的绚丽多姿,体验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希望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带孩子们回祖籍国寻根问祖,再续情缘。营员们也与这里的老师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这半个月来,担任班主任的老师一直陪伴左右,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老师们循循善诱,帮助营员们学习和生活。老师们也从中得到了欢乐,许多老师都表示,这些孩子们非常可爱、非常聪明,接受新东西特别快,希望这里的学习生活成为他们永久的记忆。营员们还特地用中文编了一首谢谢歌,表达了对祖籍国的深深依恋,对半个多月来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工作人员的感激和依依不舍。
特写
我是帅气的“成龙”
“回中国的感觉就像回家一样,每天都能吃到可口的中国菜。我们学习中国文化,还认识了很多不同的人,这是一种全新的体验。”营员陈文胜祖籍安溪,虽然出生在印尼,但还是相当了解中国饮食、中国传统节日等。他非常喜欢拍照,在参加每项活动时,总能看到他忙着拍照身影。陈文胜非常活泼,只要有他在总少不了笑声,他告诉记者妈妈总说他最帅,长得像成龙。如果有人对他说帅,他马上笑嘻嘻地点头说“谢谢”。
营员感言
郭芳伶 11岁 祖籍福州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冬令营,也是我第一次来到中国。这次冬令营使我加深了对中国的了解。12月18日,当我抵达厦门机场时,受到了厦门侨办领导的热烈欢迎,我非常开心。晚上到了华文学院看到11种菜,我觉得很惊讶:“哇!这么丰富啊,好多菜。”我在那吃了很多,体重增加了两公斤。
在学习过程中,我开始以为我们的课程很轻松,可是学下来我发现我从教材上学到很多我以前不知道的东西,老师教法也很精彩,有游戏也有会话,我们会谈论一些事情,也得到了一些成语知识。我也在武术课上学了一些武术,我想回家表演给妈妈看。
黄莉丝 11岁 祖籍漳州
我真的很高兴来到中国,因为我外公是在福建出生的,他在15岁时就到印尼打工,厦门是我的老家。
除了学习,我还去了厦门南普陀寺、环岛路,还去买了厦门特产还有许多书籍。厦门太美了,如果有机会再能来中国,我肯定会首先来看厦门。(温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