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变中的英国华人社区:职业化代替“全能”社团
2009年02月22日 09:14 来源:中国侨网
发表评论

中国侨网消息: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提起英国的华人社区,如果你只是单纯地想到中餐馆、外卖店、商会或同乡会,那么你的观念就该改变了。华人号称是英国第三大族裔,人口超过25万,而华人在英国的历史也发展到了第三代,三代华人所经历的中国政治社会和文化观念的变迁,使英国华人社区的形式和所具备的社会功能也有所演变。
伯乐奖(The Pearl Awards),是专为表扬英国的华人社区个人及团体的成就而设立的,在2008年第5届伯乐奖的颁奖典礼上,我们看到了Dimsum网的出现,它的出现是否代表着新一代华人社区的发展趋势?还是让我们从头说起。
爱国与思乡是催化剂
早期英国华人社团活动的催化剂是朴素的爱国情怀和思乡感情,利物浦是华人侨居英国的最早落脚点,因此,最早的英国华人社区也出现于此。19世纪80年代的致公堂是可以追溯到的最早华人组织,虽然它志在反清复明,可是由于离祖国实在遥远,所以它的主要工作是处理华侨内部事务。直到20世纪初英国蓬勃了工人运动激发了华人海员中出现了最早的工会组织。华侨社群中精英的出现,是新式华侨社团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抗战以后,英国的华人社团活动才开始算是进入了高峰期,以留英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中坚力量,民族危机刺激了华侨的爱国情感,当时的华人社团主要担当抗日先锋的作用。
从早期的英国华人社团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仍然起到很大作用,建立在血缘、宗族、地缘关系上的华侨社团构成英国华人社团的主流,华侨将个人的前途和祖国命运相联系,“中国政治”是刺激英国华人社团活动的出发点。
【编辑: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