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当地时间二月十二日,中国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和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高占声来到八十三岁高龄的华裔历史学家麦礼谦的寓所,探望并向他拜年,感谢他在整理保留和研究美国华人移民历史方面所做贡献。 中新社发 陈钢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中国侨网消息: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关闭三年进行修葺工程的天使岛移民拘留所,第一阶段的保留修葺于2月15日正式完成。天使岛一度是移民落脚的第一站,1900年代初期,经由太平洋赴美的移民,都必须先进入天使岛的移民拘留所,其中以来自中国的移民占大多数。一百多年来,许多美国华裔学者也在关注天使岛华人史。
专家关注天使岛囚华人史
在海外,提起华人华侨史和华侨史研究专家,就不能不提到卓然成家的华裔历史学家麦礼谦。他于1980年将早期华裔移民身陷天使岛移民拘留所即小木屋在壁上涂写刻下的130余首纪实舒感泄愤的诗歌翻译结集《埃伦(即英文ISLAND)诗集》出版,在主流社会读者群广为流传,以艺术形式披露了早期华裔移民在天使岛遭遇的非人待遇,发出了呼唤公正、自由的声音。迄今在天使岛渡轮码头旁的纪念品小卖部里,这本集子依然占据醒目的位置,成为天使岛最具特色的纪念品之一,广受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欢迎。
胡恒坤为保存小木屋奔走
与麦礼谦一样活跃在美国华人华侨历史研究领域的华裔学者,还有胡恒坤(Philip Choy)。他也曾经担任过多届美国华人历史学会会长,目前是该会名誉董事,推动华人研究不断发展。
胡恒坤不是一个只蜗居于象牙塔之中的学者,他多年来一直为将天使岛移民拘留所遗址列为美国历史古迹而奔走。经他与包括麦礼谦等在内的各界有识之士呼号力争,原本由于天使岛于1974年辟为加州州立公园后要拆除的移民拘留所小木屋最终得以保留,并于1976年州议会25万美元拨款,用于修缮遗址为移民博物馆,供公众参观,天使岛历史也因在缅怀纪念中复活。
1998年5月16日,天使岛举行移民拘留所遗址被正式列为美国国家级历史古迹开放庆贺仪式,胡恒坤与20世纪30年代还被拘禁天使岛小木屋一百多天的华裔移民程帝聪(他也担任了天使岛移民博物馆义务讲解员)、天使岛州立公园前任警察亚历山大卫斯三人,一起受到颁奖,以表彰他们对这个新生的美国国家历史古迹作出的贡献。
胡垣坤也在旧金山华埠土生土长,是一名退休建筑师,曾担任旧金山历史性建筑保护委员会委员及加州历史资源委员。除了关注天使岛移民拘留所遗址保护事业,他还对研究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后华埠重建的建筑物群体特色倾注了心血。
胡垣坤新近又出版两本著作,分别是《旧金山华埠建筑物》及《沙加缅度华裔传奇》,并于2009年2月在华人历史学会举行新书发表会。
黄运基以文学书写移民史
祖籍广东的前美国华文文艺界协会会长黄运基1948年15岁时移民美国,此后厄运不断,也与天使岛不无渊源。他的父亲20世纪20年代也以类似麦礼谦父亲入境的程序相仿,使用流行的“纸儿子”(PAPER SON)假文件办法,甫抵旧金山湾区便被关进天使岛移民拘留所三个月,其姓氏在美国因此被“法定”为“卓”,却引发不少后遗症。
黄运基50年代被征兵服役,但他对当年的韩战及麦卡锡主义颇多微词,且投书报刊抨击,无异于引火烧身,因“亲共”而被军事法庭判为“不荣誉退伍”。直到后来他求助公民自由协会打赢官司,军方才又发给他一张“光荣退伍证”。
事隔多年,移民局籍所谓“坦白运动”要过去以假文件入境的移民重新登记并“坦白交代”,承认“非法入境”再予调整身份。
黄运基和父亲等要改姓氏“卓”恢复为“黄”时,移民局要求黄运基退回公民证,被黄依据律师意见而拒绝,遂遭逮捕。法庭甚至传唤其父亲充当控方“证人”去对付儿子。黄运基最终被以“父亲非法入境,儿子也便非法”的罪名判处入狱3个月,监视行为5年,并软禁必得离开旧金山。
噩梦缠身的蹉跎岁月,激励黄运基以文学形式书写移民历史,他的长篇小说《异乡曲》三部曲先后问世,其中之一的《奔流》的书稿早在他从军时被抄没,却没有能够阻止他的创作激情。
他与另一位旅美作家李硕儒合作改编《奔流》为20集电视剧剧本《梦断天使岛(又名“金山梦”》,在千禧年还曾被著名影视导演李少红属意,准备催生这个再现华人华侨血泪史的电视剧计划。
他的小说有血有肉地展现了早期华裔移民的真实命运,从天使岛拘留所的磨难到随后几十年艰辛奋斗的创业历程,在反映美国华人华侨历史方面,与麦礼谦等历史学家的写作有异曲同工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