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纽约华埠大火后的警醒:提倡家庭设“逃生计划”(2)
2009年03月10日 14:32  来源:中国侨网   

  损失惨重究原因

    说实在,这次大火来得凶猛,是华埠多年来仅见的火警。根据市楼宇局网站公布的信息显示,发生火灾的该幢楼宇于去年11月和今年1月分别遭到楼宇局检查出违规情况,但均已修复。

  资料显示,该楼1月检查出楼宇内有电线外露的情况,1月28日已经解决。但解决的具体涵义无从考证。根据以往的火灾索赔经验,如果房屋失火,通常有几种可能性,房东需要负全部责任。

  例如:所有公寓内如果没有烟雾探测警报器,房东要负上全部理赔责任;由房东负责的电线如果走火,或电线安装聘请无执照电工技师进行违规操作;楼宇内垃圾存放地点不妥,导致火灾,房东需要负责全部赔偿责任;防火门不合规格或没有关好,导致火灾时烟雾进入其他楼层和房间引发住客受伤或死亡;消防设备不全或不完善;紧急逃生设施并非完好可用等等。

  如果房东有任何的过失,则用房东购买的意外伤害保险做出赔偿。如果房东无过错,火灾由个别租户造成,完全找不到房东的过错,则所有伤者与受灾居民可起诉造成火灾的个体,但无法拿到赔偿。

  为什么会烧得这么厉害呢?据现场指挥的消防局警司麦勒利称,这场火灾发生于清晨3时50分左右,起火点应在22号大楼2楼,因为大楼老旧,走廊狭窄,屋内又摆放大量的纸张和易燃物,所以引致火灾发生后迅速蔓延,加上强劲的风势造成灾情一发不可收拾,而两旁圣占士坊47号和占士街24号的大楼也被波及。

  纽约唐人街的住宅楼宇,大多为百年历史旧楼,走廊和楼梯狭窄,垃圾和杂物堆放其间,防火设备差,一有什么风吹草动,想要逃命,并不容易,万一楼下有火警发生,想往下冲出生路,却只有死路一条。所以,大火发生后翌日,市消防局在华埠三个地点向民众派发防火安全资料,中文版和英文版都有。

  市消防局指出,公寓火灾是导致全美意外死亡的第三大杀手,其中14岁以下儿童在遭遇火灾时死亡率要远远高于成人。为此,美国各大城市消防局全力提倡每个家庭都有一份“火场逃生计划”。

  此“逃生计划”大致可分为4个部分:首先,就是要安装烟雾探测器和报警器。许多火灾都发生在深夜人们熟睡时,烟雾探测器报警可避免人们在熟睡中走向死亡。消防局希望每个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都要熟悉烟雾探测器报警的声音。

  其次,要求每个家庭绘制一张房屋格局草图。在每个房门口、楼梯口、窗户边和大门口都要贴上一张。草图上要标出至少两条从每个房间中逃向户外路径。绘制这样一张草图需要全家人的参与。家长们必须让孩子牢牢记住每个通往室外的出口。草图上最好把邻居家的位置或离自家最近的大路的位置标志出来,以便逃出火场的人能及时向其他人求救。

  第三部分就是教孩子们一些逃生知识了,包括教孩子们如何避免烟中毒或被火烧伤。第四部分就是实地演习。父母必须保证每个孩子都要参与且每年至少要进行两次,如果近期内小孩子自己呆在家里的机会较多的话,也要尽快进行一次实地演习。有时这种演习会在晚上举行,目的就是让孩子们适应黑暗环境,帮助他们克服怕黑的心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王海波】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