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英国《英中时报》报道,“特赦”有多远?这一次,会不会又是一场 “光打雷不下雨”的空欢喜?移民社区能否借正在英国社会升温的实用主义思潮的“东风”,争取自身的权益?对此,英国华侨华人有话说。
“特赦非法移民的利弊”一直都是英国社会的显命题,而随着近日伦敦市长约翰逊赞助的一项“特赦非法移民可行性”研究成果的出台,“特赦”又再次成为了人们竞相讨论的热词。
从表面上看,似乎对此起到巨大推动作用的是伦敦市长约翰逊本人。他早在2008年参加伦敦市长竞选之时,就提出了“特赦非法移民”的设想。
然而,从根本上,促成“特赦”议题走红的,是正在升温的以英国为本位的实用主义思潮,无论是约翰逊本人还是支持“特赦”建议的人们,立足点都绝非空洞的政治理想,而是该举措为英国带来的实际好处。
“特赦”议题的局中人,从来都不仅仅是非法移民,该议题,是各方利益博弈的场域。
东风吹:英国本位的实用主义正在升温
近日,一项由伦敦市长约翰逊赞助、由伦敦经济学院主持的“特赦非法移民之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发布,称2007年居住在英国的非法移民及其家属数量为72.5万,比2001年增加68.6%,而据估计这些非法移民有三分之二居住在伦敦。约翰逊据此数据指出,全部遣返这些非法移民是不切实际的,并再次把 “特赦非法移民”的论题抛掷到英国民众面前。英国广播电视公司为此还专门在节目中邀请各界人士参与讨论,探讨“特赦”的利弊。
综观各方反映,英国主流社会支持“特赦非法移民”建议的人士,很多是基于“利好归于英国社会本身”的实用主义考虑,而并非出于对非法移民的纯粹同情。“特赦”重新成为英国公众讨论的热点,反映了这种以英国经济为本位的实用主义思潮的升温。
而移民社区要想增加其话语的说服力以及与主流社会谈判的筹码,也许同样需要乘此“东风”,借力打力。
英国华人工党主席Sonny Leong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需要和英国政府方面坐下来谈,向他们直陈现实的利弊。已经在这里的无证移民,既然他们已经在这里了,而且有很多他们所做的工作,是英国人不愿意做、不会做的,那为什么不能让这些移民来做?他们应该被允许工作,这对英国经济是有好处的,要把他们都遣返回去是不实际的。”
跨宗教、跨政党的草根社区联盟——伦敦公民(London Citizens)组织的负责人林丽玲女士向记者表示,伦敦公民(London Citizens)对伦敦市长有关“特赦非法移民”的建议表示赞同,认为不实行“特赦”而寄期望于“遣返”是“对现实不了解及不切实际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