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初中级口语教学内容的选择(2)
2009年04月15日 15:58  来源:《华文教学通讯》   

    2. 学生们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内容。以学生的输出为主,教师的输入为辅。

  学习者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表现为学生家庭文化背景的差异、先前知识的差异、志向水平的差异(学习动机的差异)、智力的差异、学业能力倾向的差异、学习风格的差异和男女性别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很复杂,作为口语教师,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按照对象的不同提供不同的内容,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美国的教育学和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并根据自己的理论提出了一种“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的教育观,这一理论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学观,实施因材施教。这方面的内容可以很好地展示学习者个体的语言风格,展示口语教学的个体性和实用性,真正实现口语教学的目标。这一方面的教学内容有着很强的现实性、个体性和不定性,也是在“最近发展区”进行的有效教学内容。但是作为口语教师如何去掌控内容,并给以一定的输入指导呢?这一部分内容是“活”的教学内容。

  具体的操作是:先让学习者呈现自己的话题内容,教师审阅,捕捉个体学习者的内容信息,理解会意;然后修改语言(词汇、语法)、逻辑(语用、章节)等方面的内容;再跟个体学习者进行交流,达到沟通理解;最后在群体面前呈现,引起群体的注意和共鸣,使群体中的个人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以达到共同的学习和进步。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大部分作用在幕后,在课堂上提示、引导、渲染课堂交流的氛围。

  口语课的教学内容交给学生,是“物归原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新鲜。学生可以得到最大的收益。学生可以习得自己的言语,而不是别人灌输进来的远离自己个性和表达需求的语言。这一点应该引起口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  

  3.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目的语国政治、经济、艺术等相关知识内容。这一方面的内容对于开阔留学生的学习视野是非常有好处的,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和体验。语言的习得目的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口语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且有话可说的话题内容。

  对于留学生来说,他们对中国很多的事物感到好奇和迷惑。比如说,他们不理解中国为什么一个家庭只能有一个孩子,这种问题,就涉及到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家庭教育以及将来出现的社会问题。这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一个班的学生会各抒己见,积极探讨。

  具体操作是:首先,教师给出话题:中国的独生子女问题,老师向学生们描述中国家庭的现象,导出可讨论的问题点;然后分组讨论这些问题,让学生们互相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老师总结学生的观点。接着,老师让学生把上课的内容综合成文章,加以修改指导后,再分组让学生逐个表述出来,推选出组中最好的在全班演讲。分组是一种形式,分成甲乙两组辩论也是一种好形式。比如说:私车的利与弊、女孩子是嫁得好还是干得好等等话题。还有一些话题也是留学生们很感兴趣的话题,比如说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买车、买房子、子女教育、环境保护以及中国人的收入等等。可选择的内容很多,但这些内容都要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同时也具有人类的共通性,这样才会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上课表达后有意犹未尽之感,下课后,自己再次深化细化写文章给老师修改。在实践中,经常有学生想继续跟老师交流,或者给老师写文章,这就是每个教师期待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因此,关于口语课程的内容问题,应该关注“课程是经验”这一课程观,这一理念是人们在对“课程是知识”的课程观进行反思的基础上形成的。“课程是知识”,强调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这些“有形的”客观物,按照学习者的认知水平加以编排,看似合理、严密、系统、权威,以为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际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它忽视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过程,“重物轻人”。实际上,真正能被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能称得上是课程,也就是与学生本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生了相互的作用,知识才能真正转化为课程。所以,口语课程应该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设计的,应该是与学习者的经验相互联结的,应该强调学习者的学习主体的角色。这样,在课堂上,教学就可以根据学习者的个性全面参与了。课程不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不是外在于学习者,学习者是积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

  作为口语教师,应该把教材作为事例和参考,而不能照本宣科,束缚住自己和学习者的手脚。这样做丧失了口语课的真正教学目的——言语交际技能的培养。我们期待着精品的教材,但精品的教材内容一定源于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作为教师,知识的丰富很重要,教法的选择很重要,但是应该有不断拓宽教学内容的能力和眼光,应该具有捕捉适合特定教学对象的教学内容的敏锐性和洞察力,以及在课堂上灵活驾驭这些内容的教学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华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12期/张春红,北京华文学院)

[上一页] [1] [2]

编辑:董方】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