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1944年在印尼泗水出生,父亲叫邱必祥,祖籍在福建福清市。
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后,福建也被占领。无奈之下,父母只得和自家几个兄弟及200多位乡亲,乘着自制的渔船,向南洋方向驶去。
几十艘自制的小木船浩浩荡荡地从福清港口出发。小木船颠簸了数日后,在海上突然遇到了大风,风越来越猛,浪越来越大,船在风浪中颠簸,一会儿被掀到浪峰之上,一会儿又被抛入浪谷之中……
一天过去了,风浪仍不见停息。第二天,风浪刚一平息,为了防止再次遇到海浪袭击,父亲和大家把所有的船用绳索起来绑住,这样才躲过了风浪。一个多月后,大家最终到达南洋。
我与孪生姐姐一出世就没了母亲
父亲到印尼后,与几个叔叔在望加锡这个地方买了一幢两层楼的房子。
这时抗战的热焰也已在当地熊熊燃起,父亲也和当地华人一起为抗战而募捐。受父亲的影响,母亲后来也参加了抗战宣传队。母亲把2岁多的哥哥托付给祖母与婶婶们带,她自己几乎天天到各地演出。母亲参加宣传队才几个月,哥哥因一场大病而夭折了,当时我父母都在外面活动,连哥哥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到。
到了1944年,母亲再次怀孕,但依然四处演出。1944年12月,我与孪生姐姐在不满十月怀胎的情况下,就匆匆降落到这个世界上。当时,母亲正在一个小山村里表演蜡烛舞,因为没有任何准备,加上失血过多,当晚就离开了我们。
从祖母口中知道了龙、中国、舞蹈
我和孪生姐姐是祖母和婶婶们带大的,祖母格外疼爱我和姐姐,但对我们也异常的严厉。她经常跟我和姐姐说,你妈妈人长得漂亮,又能歌善舞,整日忙于宣传抗日,你刚3岁的哥哥没了。你们俩出生时她由于过度劳累也没能熬过来。留下你们两个可怜的姐妹给我,你们两个以后一定要争气,你们也一定不能忘记祖国,一定要说中国话。
小的时候,我们几乎都是在自家的院子长大。到六七岁以后,祖母才肯让我们出来玩。但我们的邻居都是印尼人,他们说的话我们听不懂,后来我与邻居的印尼小朋友熟悉了,渐渐地学了一点印尼话,小朋友们说,你们现在家在印尼,就要学印尼语、吃印尼菜。于是,我们偷偷学着印尼语但从不敢被祖母知道。记得到我十来岁的时候,祖母经常对我们堂兄妹几个讲:我们的老家在 “中国”,我们是“龙”的子孙,那里有优美的舞蹈,因为你母亲就是学舞蹈的。当时不知道什么叫龙、什么叫中国,更不知道舞蹈是什么。
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尼召开,周总理出席了万隆会议。父亲、五叔和许多爱国华侨都参加了会议。他们听取了周总理关于新中国的报告,知道祖国正热火朝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浑身热血沸腾了起来。会议刚一结束,许多华侨就纷纷将子女送回祖国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父亲和五叔也打算将我们送回祖国。到我12岁那年,父亲和五叔就将我们堂兄妹7人送回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