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曾 樾
当我们乘坐的燕京号客轮鸣笛驶出神户港的时候,正值中午时分。盛夏的阳光从头顶上直射下来,将这艘通体呈白色的轮船及至整个神户港码头都照得明亮而光灿,海水也被阳光镀上了一层不停跳跃着的银白色的光。我和妻子站在甲板上,目送着渐渐远去的神户港。直到那个标志性的建筑——通体红色的腰鼓形状的铁塔最后消逝在视线不能及的海平线后。
此次航程的目的地是中国的天津新港。出了神户港,客轮先是向南面的大海航行,不久,便调头右转向西驶去,从此刻开始,船便进入了日本的濑户内海。
我早就听说过濑户内海,但亲身经历这还是第一次,因此,难免会有些兴奋,加之初航的一段时间里,两岸离得都不算太远,景物也都看得很清楚,所以两只眼睛总是显得有些不够使。尽管预订的是舒适的特等舱,但我还是愿意留在视野开阔的甲板上。此外,我迟迟不肯回舱休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我知道很快会有两座大桥要过,这是两座不但在日本而且在全世界都十分有名的大桥,一座叫明石海峡大桥,一座叫濑户大桥。不到一个小时,雄伟壮观的明石海峡大桥便首先映入了我的眼廉。
雄伟、壮观似乎是两个被用滥了的词,几乎所有的大桥都可以享受这个待遇。但如果当你亲眼看到了像巨人一样从海上一步跨越而过的这座明石海峡大桥时,你才能真正体味到雄伟壮观所具有的本来的含义。
明石海峡大桥开通于一九九八年四月,全长三千九百一十一米,创下了世界跨海吊桥之最。大桥将日本最大的本洲岛与隔海相望的四国岛紧紧地挽在了一起。它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珍珠桥,因为到了夜间,全桥通体被华丽的彩灯所环绕,仿佛像是一串绚烂的珍珠饰链悬挂在海上。一个月前,我曾从电车上看到过明石海峡大桥,但在飞驰行进中的电车上很难做全貌式的欣赏,现在置身船上,大桥的全景便一览无余了。而且由远至近,再由近至远,像是电影中镜头的拉近与推远。至于从桥下仰视而过,则更是陆地上的观光客所无法得到的特殊享受了。
几个小时以后,濑户大桥又伸出长长的臂膀迎接着我们的到来。濑户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公铁两用桥,它从香川县板出市番之州起到冈山县仓敷市儿岛,总长近十公里。搭建这座大桥,整整花了十年的时间。对这座大桥我可谓神交已久。最早,是在图片上见到它的,犹如一个巨大的钢铁超人,伸出数十只健壮的腿,从海中那一个接一个的岛屿上跨步而过,在波涛翻滚的海上铺设出了一条钢铁通衢。十多年前,在日本关东地区求学期间,我也曾有过去濑户大桥看看的念头,但因为相隔太远、加之囊中羞涩,一直没有成行。后来,我打工所在的弹子店的店长参加了一个行业旅行团,去了濑户大桥,让我好生羡慕。店长回来后,送给了我一个参观濑户大桥的纪念品——一个小铜铃,因与这座大桥有关,便受到了我的格外青睐,至今,这个小铜铃仍被我完好地保存着。想不到十多年后,我终于有机会亲眼一睹它的身姿,心中难免思绪起伏,激动不已。
与大桥的瞬间而过相比,在船上能经常观赏到的还是那些美丽的岛屿。在晴明的天空下,海水是清澈而湛蓝的,在微风的轻拂下,它浅浅地跳动着,发出悦耳的哗哗的声响,犹如从音乐厅的看台里传出的友好而礼貌的掌声,令人享受到一种高雅的气氛。在迤逦的云彩下,或远或近或大或小的岛屿一个个地渐渐移入你的眼帘,再从你的视线中褪出。它们或高大或矮小,或广阔或狭促,但无不林丛茂密,郁郁葱葱。渐渐地来了,渐渐地走了,再渐渐地来了,一个个岛屿在船舷的两侧排列开来,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这些景致是你行走在陆地上或航行在公海上都无缘见到的,只有在内海,确切地讲只有在濑户内海上,你才能领略到如此旖旎而独特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