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牛津首位华人教授崔占峰:在世界学术前沿奋斗(3)
2009年04月17日 16:19  来源:《海内与海外》   

    在高桌上,“谈”是主要的,“吃”退居二线。我们夫妇与崔教授热烈地交谈起来,话题就从“教授”开始。崔教授向我们介绍了牛津大学的“教授席”。在牛津,一般一个专业仅有一个“教授席”(有的一个系只有一席,大系也不过十席)。这些“教授席”是由王室钦定的,或者由某个基金会(或个人)捐赠而命名的,也有的是由大学自已设立的。全校仅有120个左右,不超过全校教员的10%。所有的教授都由大学遴选、聘任。公布任教授的名单时,须注明就任哪一个教授席。一经聘为教授,除非本人辞职或退休才能由他人接替。名额既少,任期又长(基本上是终身制),竞争当然激烈。“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优中选优,自不必说。崔占峰博士以38岁的年龄,再加上中国人(无论有无歧视,不是本国人总不会占上风)的背景,能够得到牛津大学“教授”的聘书,那种难度也就不言而喻了。“那您的薪水一定是天文数字吧?”我夫人好奇地问道。崔教授告诉我们,他作为教授,年薪是3.5~4万英镑左右,而且还要交税。由于他是属于大学聘任的教授,不能再在学院任导师,也就没有了学院的那份薪金。这样,他的薪金收入还不如当Reader时高。“那当这个教授是什么更吸引你呢?”我问,“教学量小并且自主”崔教授肯定地说,“在牛津大学,当了教授,学术地位就大提高了,就可以更自主地在你的研究领域内做些事情。自已做老板,自已说了算。这对于想在科学研究上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太重要了”。于是,崔教授滔滔不绝地谈起了他在自已的化工领域中正在做和想要做的事情,其中特别谈到了他要为中国做的事情。那真是丰实溢于言表,急切溢于言表……

  学生们陆续地离去,最后离开“大厅”的是我们这些在高桌用餐的人。但是,“高桌晚宴”还没有结束。作为一个传统,晚餐后要继续品酒聊天。我以前就听说过这个传统,而且还听说这种海阔天空的恳谈,往往会持续到深夜。不知有多少科学的创意和思想的火花,就是在这种交谈中产生、迸发出来的。今天,我们也要亲身体验一下了。

  我们被引入了一间古色古香的会议室似的房间,一张硕大的椭圆形木桌放在屋子中央;四周摆放着舒适的软垫椅;桌上几支高高和蜡烛发出殷红的光;壁灯也不耀眼,映照得墙上一幅幅风景油画仿佛在发出暖暖的柔光。每个人的座位要由主持人(学院的一位负责人)安排,不能随便坐。我被指派坐在女院长的旁边,这可能是对客人的礼遇吧。这时,桌上摆出了几种甜酒,橘黄色的,浅红色的,酱紫色的。每个人自选一种倒在酒杯里,然后,将酒瓶向下一位客人推过去。这样,酒瓶就在桌子上缓缓前移,不停地转动起来,真有点像“曲水流觞”。只不过那动力不是水,而是人用手推。

  女院长向我推荐了一种红葡萄酒,是学院定制的,1964年出产的Port酒。这种酒色暗红、汁微粘、味略甜,并有一股淡淡的葡萄香,确实是我在英国喝过的最好的红酒之一。牛津、剑桥大学的学院都有在酒场定制酒和藏酒的传统,保存期越长的酒越宝贵。这些酒并不外卖,只是为本院在餐桌上的消费,或每逢重大节日送给本院教工。随着品酒,聊天也开始了。女院长问起了中国的教育和来英留学人员的情况,但她说得最多的是崔教授。她由衷地敬佩他的学识,赞许他的为人。她说,他是我们的朋友。

  红红的火苗在壁炉里摆动着,各色的酒瓶在蜡烛前缓缓地转动。隔着圆桌看着崔教授与他的同事——那些学富五车的院士们高谈阔论、其乐融融的样子,我从心里有一种自豪感。这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中的一位教授——他是中国人,他是我们国家自己培养的博士……(包同曾)

[上一页] [1] [2] [3]

编辑:史词】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