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澳洲新快报》报道,隔着1500公里的距离,一个大风的悉尼冬夜,被无辜殴打致死澳洲华裔博士曹中军的遗孀周静芳女士接受了记者的电话采访,讲述这个学者家庭质朴而酣醇的幸福,嘤嘤的啜泣声自始至终。丈夫在的时候,异国他乡的生活再艰辛也如蜜般甜美。即便如今生活在美好回忆的煎熬中,她说,“我这一生已经很满足”……
腼腆一笑情定终身
周静芳与曹中军的相识始于1989年,从厦门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河南大学的她,在同事的宿舍内第一次见到了毕业留校的曹,第一眼便令她刻骨铭心。周静芳还记得丈夫穿着一件浅色西装从屋外进来,瘦瘦高高一脸书卷气。看到她后,内秀的曹中军腼腆地浅笑了一下。时隔20年,回想起那个片段,周静芳在电话里也暂时止住了哭泣,爱慕之情在言语中渐渐弥漫。她说,那个场景宛如爱情电影,一直定格在脑海里,永远不会褪色。
周静芳给曹中军留下的印象想必也是震撼的,没多久,曹便拜托同事来做介绍。半年后,这对幸福的新人在家乡举行了婚礼。那时候,他们都才刚刚大学毕业,23、4岁金子般的年龄。一年后,他们的女儿出世了。
曹中军对妻子的体贴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家,曹负责买菜购物、操刀下厨。周静芳说,丈夫从来不肯让自己帮忙拎东西,自己手指常常被勒到红肿。遇到生病,曹总是嘘寒问暖,特别关心和体贴。她说他们其实幷不浪漫,但互补而有默契。曹温和话少,她却总有说不完的话。常常一起读书、散步和旅行,丈夫出事前,他们几乎跑遍了阿得雷德的各个角落。
艰苦旅澳相濡以沫
曹中军最初想考研,在那个国家统一分配的年代,担心毕业后全家人无法在一起,他选择了出国深造。1998年,作为国家公派的访问学者,曹中军来了新南威尔士大学,后又获得莫纳什大学的奖学金,完成了数学博士学位。那时候网络幷不普及,电话费也十分昂贵。初到澳洲的曹中军手头拮据,什么也捨不得买,却总是隔三岔五给妻女打电话,尽管每次都不敢说太久。2001年底,周静芳也来了澳洲,2003年进入墨尔本大学搞化学研究。为了10岁的女儿着想,他们做出了移民的决定。
周静芳后来去了南澳大学读博士,曹中军则进入维多利亚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与许许多多在澳的学术家庭一样,为了这份难得的工作,他们不得不异地相隔。曹每3、4个星期总要回一趟南澳,陪妻女生活几天。与周合租房子的一个女室友后来不无羡慕地告诉她,一到她快下班的时间,曹中军一边做饭,一边不断抬头,看看妻子的身影有没有出现。每次曹要回墨尔本前夕,都会仔细检查一遍家里的日常用品,该买的油盐酱醋都会准备得妥妥当当。
回忆起刚来澳洲的岁月,周静芳说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但家的幸福令他们无所畏惧。当时已经38岁的周静芳完全不懂英语,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曹中军因没有中小学教学经验,找一份教课的工作也困难重重,而对口的科研项目更是有限。为了弥补家用,这对夫妻每个周末都去中文学校教书。周静芳读博时,每天坐车来回都要3小时路程,女儿常常要等到晚上9点以后才能吃晚饭。然而即便这样,相濡以沫,日子倒也过得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