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4月4日是清明节,苏州虎丘山风景区为“小长假”助游而开展的一场别开生面的“超大青团现烘制作表演”活动热闹非凡,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看和免费品尝。据了解,由特级苏式糕点大师谈师傅携徒耗时2个多小时现烘制作该超大青团,直径为1米,重达150公斤,其中特为虎丘花会配制的“百花馅”重量为70公斤。组织者将其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青团子是苏州典型的传统特色糕点,其用料精致,色泽艳丽,口感细腻,是江南一带人们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 中新社发 王建中 摄
版权声明:凡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清明节的青团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有很多习俗。古诗云:“未到清明先禁火”,清明以前禁火的习俗,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传说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介子推始终忠心耿耿地追随着他,并在饥寒交迫的时候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才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介子推不愿见他,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派人上山也没搜索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大火起时介子推定会自己走出来。晋文公下令举火烧山,可是烧了三天三夜,也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此后,寒食、清明成了全国百姓的隆重节日。每逢寒食,人们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枣饼、麦糕等;在南方,则多为青团和糯米糖藕。现在寒食节禁火寒食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已不流行,但清明祭祖、扫墓的习俗以及青团等一直延续了下来。
端午节的粽子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汉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农历五月初五,是祭奠中华民族图腾神龙最为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祭奠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一天要举办盛大的龙舟赛事,以示龙腾精神。时至今日,端午节吃粽子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习俗。
有关端午节的来历,有几种版本,其中最有名的是纪念屈原。屈原是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后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人们还准备了饭团、鸡蛋、雄黄酒等食物丢进江里,目的是让鱼、虾、蟹吃饱了,以免伤害屈大夫。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天馈节要“进孝”
农历六月初六,时值盛夏,为感戴天地给人间的造化,北方的人们往往以清凉解暑的食物,如酸梅汤、芡实粥、冰糖绿豆爽、湘莲红豆沙、冰花马蹄露、八宝莲子糯米凉糕等,来祭祀自己的先人。人们习惯在这一天里制作豆豉、面酱、黄酱、酿造酱醋,用“发酵”以示“进孝”之意。
七夕节和中元节
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为了赞颂牛郎织女天上人间的纯洁爱情,江南的人们用精美灵巧的小点心和时令鲜果来祭拜。农历七月十五,在北方是民间祭祀祖先、怀念亡灵的重要祭祀节日,被称为“中元节”,节日饮食以素食为主。
中秋节的月饼
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之夜,是人们期盼丰收和家庭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是月饼。中秋之夜,彩云初散,皓月当空,在银色的月光下,全家围坐在摆满水果、月饼的圆桌旁,共庆家庭的团圆。这天晚上一定要吃的就是月饼。在整个节日期间,南方、北方风味的月饼争奇斗艳,精美的月饼成为人们相互馈赠和表达情意的食品。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续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因为月饼是圆形的,古往今来,人们把月饼当作吉祥、团圆的象征。每逢中秋,阖家团聚,品饼赏月,尽享天伦之乐。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是月饼的“始祖”。相传中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风俗。现在,月饼已从最初作为祭奉月神的祭品,逐渐演变成中秋赏月,与家人团圆的象征,月饼也慢慢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节日礼品。
自清代以来,月饼的制作越来越精细。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为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重阳节的菊花黄酒
农历的九月初九,在古代是祭祀太阳神的节日。重阳节适逢金秋时节,是庆祝收获的季节,同时也是敬老爱老的传统节日,当天的饮食活动是喝桂花酒和菊花黄酒、吃太阳糕(重阳糕)和螃蟹。北方人在重阳节里还喜欢登高远眺,看晚霞。(《华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