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华教刊物 【字体 】【打印
“上下”类词的对称与不对称
2009年06月19日 16:50  来源:《华文教学通讯》   发表评论

    人类的发展是以人们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为基础的,人们的基本空间方位观念影响了人们的认知心理,从而也影响了人们所使用的语言。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上/下”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颇高的一对词,由它们形成了大量的词语。其中“上+X”、“下+X”的格式,我们可称之为“上”类词和“下”类词。

  本文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词典》(1996年修订第三版)中所出现的“上/下”类词,对之做出描写并试用标记理论来做出解释。

  一、“上/下”类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的分布

  1.1 “上”、“下”的初步认识

  “上”与“下”的词性复杂,因而关系也就复杂,石安石、詹人凤在《反义词聚的共性、类别及不均衡性》一文从某种角度来分类,可把“上”、“下”分别归于方位和时间上的反向对立、行为活动进程的反向对立。属于前者时,上/下为方位词,而属于后者时,上/下为动词,这是根据词性及相关意义上的对立所进行的划分。

  沈家煊先生分反义词为相反词、相对词和反向词,他把“上/下”、“升/降”、“买/卖”、“进去/出去”等列为反向词。不论如何分类,从哪种角度分类,可见他们都注意到了“上/下”的对立性。

  当“上”、“下”作为构词成分进入词或词组,由此而形成的“上”类词与“下”类词的关系则更是错综复杂。如“上课—下课”、“上来—下来”可以对举出现,这样的词我们可以看作是对称的。还有的词,如我们可以说“上菜”、“下雨”,却不能说“下菜”、“上雨”,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不对称。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1.2 “上”类词、“下”类词

  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上/下”词条下所列举的词,“上+X”类下列词语163个,“下+X”类下列词语145个。仅从所收录词语来看,“下+X”类词比“上+X”类词少了18个。不考虑词典编纂者的因素,表象上是两类词数量上的不对应,构词功能上的不同,但实际是反映了“上”与“下”的不对称性。

  1.2.1 考察《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这308个词,首先不考虑意义,从形式上来看,凡是“上+X”类、“下+X”类形成对应关系的,看作是对称词,如“上流—下流”、“上水道—下水道”、“上世—下世”、“上风—下风”等。形式上构成对称关系的一共69组,138个词语。

  69组、138个对应词语,在所考察的有效词语范围内,即从308个词语中排除13个词语,总共295个词语,对应词语占到47%。可见,即使是在所界定有效词语的范围内,不对称还是占了绝大多数。

  1.2.2 根据前面从形式上分析出的69组对应词,再考虑到词语意义,我们又可做出如下分类:

  (1)形式上完全对应,意义上也完全相反

  共有48组,96个词,包括:

  上班—下班 上板儿—下板儿

  上半时—下半时 上半天—下半天

  上半夜—下半夜 上辈—下辈 

  上边—下边 上策—下策 

  上层—下层 上场门—下场门 

  上乘—下乘 上等—下等  

  上颚—下颚 上房—下房 

  上风—下风 上岗—下岗  

  上颌—下颌 上级—下级

  上江—下江 上焦—下焦 

  上界—下界 上课—下课 

  上款—下款 上联—下联

  上梁—下梁 上列—下列

  上马—下马 上品—下品

  上坡路—下坡路 上去—下去

  上身—下身 上士—下士

  上手—下手 上世—下世

  上体—下体 上调—下调

  上午—下午 上弦—下弦

  上限—下限 上行—下行

  上旬—下旬 上议院—下议院

  上游—下游 上肢—下肢

  上中农—下中农 上装—下装

  上梁—下梁 上半晌儿—下半晌儿

  这些词形式为“上+X”、“下+X”格式,意义上完全对立。如《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中解释下列词语为: 

  [上策] 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下策]不高明的计策或办法

  [上风]①风刮来的那一方:烟气从~刮过来。②比喻作战或比赛的一方所处的有利地位:这场球赛,上半场甲队占~。

  [下风]①风所吹向的那一方:工业区设在城市的~,就不至于污染城市的空气。②比喻作战或比赛的一方所处的不利地位:处在~。

  [上江] ①长江上游地区。②清代安徽、江苏两省称上下江,上江指安徽,下江指江苏。

  以上的统计可见,69组对应词语中,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意义上都完全对称的有48组,达到70%,占的绝大多数。自古以来,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就强调对立性,所谓事物相生相克。这种思维方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认知心理模式,因此对于事物的认识,人们总是在根据自己的思维特点和认知模式,经过一系列的信息加工处理,形成了词语的这种强烈的对称性。

 [1] [2] [下一页]

编辑:董方】
 
请您评论                                       查看评论           进入社区
登录/注册    匿名评论

        
                    本评论观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中国侨网立场。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