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他城市已珠玉在前
潘太太表示,列治文17万人口中有7万7525人为华裔,反观母语为法语的人口只有1155人,但区内却有11%学童选读法语渐进式课程。
她强调,要求开设普通话教学课程无关区内人口结构,而是着眼于学生未来的竞争力。她说,本地华裔家庭众多,也是适合设立中文课程的条件之一。
潘太太介绍说,其实,在加拿大其他地区已经有推广中文教学的成功例子。如阿尔伯塔省埃特蒙顿开设中英文双语课程已有25年历史,目前注册入读的学生人数超过2000人。而在大温地区,目前温哥华已有Annie B. Jamieson小学从四年级起开设中文双语班,本拿比学区也已经决定从今年9月起在幼儿园开始提供每天半小时的中文课。
争取中文教学从小抓起
据悉,包括北温、西温、温哥华、本拿比、三联市和列治文的家长,去年起开始推动公立学校开办中文课程,成立并共同组织“支持卑诗省学校普通话课程”(Mandarin for BC Schools)团体。
不过,各地家长对课程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北温家长向北温教育局提出中、英双语教学、本拿比则已经决定明年9月开办幼儿园至小学3年级的中文课程,每天学习中文半小时,温哥华Jamieson小学已有4年级开始的中文课程,但家长仍争取从幼儿园、一年级开始的中文课。
潘太太说:“我们(家长)已经有共识,一是采取渐进式学制,二是从幼稚园和一年级开始,三是不与附设在学校内的日托中心争教室,另外,不限制学生的家庭背景。”她表示,有其他学区的家长希望只准许家庭母语不是普通话的学生报名,她与其他列市家长不希望有这种限制。另外,她认为,全中文教学环境是令母语非普通话孩子学好中文的唯一途径。
华裔家长不“感冒”
不过,虽然建议是主张全中文教育,但提案在华裔家长中并不受落。已经有华裔家长表示不会为子女报读“普通话渐进式课程”。
来自广州的新移民朱太太,育有两名男孩,刚出国时害怕孩子英文赶不上,带着小孩到处上英文班恶补;现在又怕小朋友把中文忘掉了,于是每周末都将孩子送去中文学校补习。在问到如果列治文开设全中文的“普通话渐进式课程”,她会不会替孩子报读。“坚决不会。”朱太太十分肯定的回答道,“我移民加拿大就是要小孩学好英语。而现在送小孩上中文学校,也只是为了让孩子不要忘本而已。如果上全中文的课程,我们也不用花这么多钱移民加拿大了。”她说,提到全中文课程,当然是中国国内的学校最好了。
一些持反对意见的教育界人士也呼吁华裔家长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他们认为,反而是温哥华本地出生的非华裔孩子,就读“普通话渐进式课程”可能收获更大。
学务委员肯定提案精神
对于这一全中文教学的建议,列治文学务委员区泽光在接受《环球华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家长希望加强中文教育的努力应该肯定,这也是个值得探讨的课题。他相信列治文确有学习普通话的需求。不过,区泽光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两点:
一是有人指华裔不愿意学习英文,所以要求使用中文进行教学。“其实,提出和推动这项建议的都是不懂中文的家长。”区泽光指出,这些人当中虽然也有华裔,但他们都是不会讲中文的第二、三代了。所以,这次提议并不是第一代华裔移民所主导的。
二是有人指列治文因为华裔人口众多而别出心裁推出全中文教学课程。区泽光表示,“普通话渐进式课程”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教育概念,但中英文双语的提议并非始于列治文。温哥华早就已经有学校设有中英文双语班,本拿比也计划在明年引入中文课程。“相对而言,列治文在这方面的讨论和研究已经是落后于其他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