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打印
朱棣文访问天津大学:踏上外祖父曾经的讲台(2)
2009年07月24日 08:07  来源:天津日报   
  

    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

  1997年10月15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教授因其在激光冷却捕获气体原子实验方面的杰出贡献,和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科学家菲利普斯、法国科学家科恩·唐诺吉一起分享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消息传出,这天的凌晨4点,朱棣文夫妇从睡梦中被一阵电话铃声叫醒,他的一位研究生在电话中告诉他:您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随后情况便一片混乱,媒体记者与前来祝贺的人不断地涌来,可是朱棣文当天还要给学生上课。为了与丈夫共同享受这难忘的时刻,他金发碧眼的英格兰裔妻子吉恩·朱决定和他一起去上课。“因为那是最令人兴奋的一天,一进教室,全体学生一起鼓掌……”

  这的确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可当他把这一消息打电话告诉给母亲李静贞的时候,母亲听了只说:“这是好消息,不过我想知道,你下次什么时候来看我?”直到后来朱棣文被授予哈佛大学荣誉学位,母亲才感到满意。朱棣文说:“我很感激哈佛大学给我荣誉学位,这对我很重要,也许比你们想到的还要重要。要知道,在学术上,我是我们家的异类。我的哥哥在麻省理工学院得到医学博士,在哈佛大学得到哲学博士;我的弟弟在哈佛大学得到一个法律学位。如今在我们兄弟当中,我最终也拿到了哈佛学位……”

  朱棣文的母亲李静贞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的父亲朱汝瑾也是当代科学家,1949年自大陆赴美,是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博士,朱棣文是家中的老二,他的家庭是一个地道的“博士之家”。

  1948年早春,朱棣文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市。小时候的朱棣文活泼好动,母亲李静贞回忆说:“他没有一刻闲着的时候,很淘气,家里的沙发,他爬上爬下,但他天资聪颖,酷爱读书,从小就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幼儿园时期的朱棣文喜欢玩积木、组装塑料飞机或军舰模型。小学四年级时,他成天捣鼓那些用途不明的设备,常常在起居室的地毯上堆满半成品的金属支架、细小的螺帽和螺钉……朱棣文说:“我一直感激母亲,困惑的时候我至少可以跟她沟通。小时候我常常把客厅堆得乱七八糟,自己做发电机什么的。她从来不说‘你得把那些垃圾扔掉’。我想,好的教育应该是让你自由寻找那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而不是把人脑当成一个容器,往里填东西;好的教育还在于让人批判性地思考,敢于质疑前人。要不断问自己:这东西,也许是家长要求的,也许是老师塞给你的。它对我有意义吗?这也是我在中国学生身上发现不足的地方。”

  朱棣文高中毕业后,起先父亲并不太赞成儿子在大学里选择学习物理专业,他认为善于绘画的儿子适合选择建筑专业。父亲觉得,物理学领域里强手林立,面临的挑战和难度极大,要想作出杰出的成绩太难了。然而,对物理学情有独钟的朱棣文,把钻研枯燥的物理学看作是一种享受。前不久,他在哈佛大学演讲时对学生提出的忠告之一就是:“当你开始生活的新阶段时,请跟随你的爱好。如果你没有爱好,就去找,找不到就不罢休。生命太短暂,所以不能空手走过,你必须对某样东西倾注你的深情。我在你们这个年龄,是超级的一根筋,我的目标就是非成为物理学家不可。本科毕业后,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又呆了8年,读完了研究生,做完了博士后,然后去贝尔实验室呆了9年。在这些年中,我关注的中心和职业上的全部乐趣,都来自物理学。”

  明天就是今天

  2009年6月4日,朱棣文应邀在哈佛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在他之前的两位演讲者,一位是英国亿万身家的小说家、《哈里·波特》的作者杰克·罗琳女士,一位是电脑天才比尔·盖茨先生,因此,朱棣文幽默地说:“今年很遗憾,你们的演讲人是我,虽然我不是很有钱,但是至少我是一个书呆子。”

  其实,朱棣文完全不是一个书呆子。虽然他们家族中共有12个博士和硕士,但他从小学习成绩并不算太好,无论在自家的兄弟中,还是在堂兄表弟中,他差不多都是最底部的那一个。“我是家里兄弟中唯一没读过名校的,而且他们都同时拥有多个学位。”朱棣文直言不讳,自己还曾试过辍学两个月,后在父母的劝说之下,才回去上课。高中毕业时,更是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而被多家名校拒绝,只能上一所比较普通的大学。

  1968年,朱棣文进入美国纽约州罗彻斯特大学读书。毕业时他获得了数学学士和物理学学士双学位。同年秋,他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院,于1976年获物理学博士。在他看来,进哪所大学并不应该成为一个人的标签,重要的是掌握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中国学生出国留学,他认为,无论你是打算出国一年半载或是几年,最重要的是去学习国外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思维方式,再也不要停留在填鸭式教育的思维中。“动手做是很重要的概念,中国学生善于学习书本上的东西,对于书本上的问题很坚持,这方面他们比美国学生做得要好。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较差,创新精神不足。”

  说到动手,一般人不会想到,大科学家朱棣文还是一个烹饪高手。小时候,他们兄弟三人一起跟着母亲在厨房包馄饨,他仍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大家排成一列,妈妈负责调馅,大哥在前头擀面皮、放馅,他跟小弟在后面负责包馄饨,好像工厂的流水线一样,很有趣。那之后,朱棣文便常在厨房里跟母亲学做菜。如今,他的中国菜、法国菜、泰国菜、意大利菜、墨西哥菜都做得相当不错,并且对各种菜的配料很有研究。每逢全家人团聚时,朱棣文总是亲自下厨,做上一桌丰盛的菜肴。

  也许是以往的宣传中,陈景润式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科学家给我们的印象太深了,直到朱棣文这样活生生的一个大科学家站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才了然,科学家的生活也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在日常生活中,朱棣文是一个兴趣相当广泛的人,打网球、游泳、骑自行车……每天他都离不开体育运动,他认为体育运动不但好玩,而且使自己精神振奋,头脑清醒,特有利于思考和科研。他还喜欢欣赏古典音乐、交响乐和歌剧,甚至曾经吹过长号。对绘画、下棋、玩填字游戏、读书,全都充满浓厚的兴趣。有一次,他被一位画家表现江南风光的画作吸引住了,站在画前看了许久,甚至忘了吃饭。夫人吉恩·朱说,朱棣文的这股专注劲儿,是最让她动心的地方。

  那天,站在天津大学的讲台上,朱棣文最后恳切地告诫同学们:要正视能源与气候带来的严峻挑战。他引用马丁·路德金在1967年说过的话: “我的朋友们,眼前的事实就是,明天就是今天。此刻,我们面临最紧急的情况。 在变幻莫测的生活和历史之中,有一样东西叫做悔之晚矣。” 朱棣文说:“再过一个世纪,我们将排放比现在多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这将改变人类的命运。这是许多人所不能理解的,但是你们是天大的学生,你们可以理解,你们应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一百年以后的事情。如果一百年以后再考虑这些事情,那就真的太晚了!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努力地去做,找到‘清洁’的新发展模式,减少能源的浪费……”(张星 祁小龙 张磊)

[上一页] [1] [2]

编辑:孙金诚】
 
今日要闻 更多>>>
·翁诗杰抢先宣布将于30天内召开马华特别代表大会
·世界华文传媒论坛就绪 领军人物相约“上海见”
·谦虚难敌"抢功"文化 海外华人需练习举双手邀功
·十二个国家和地区踊跃报名参加第十届世界华商会
·两岸三地明星华府联袂演绎“金秋月圆”中秋晚会
·马来西亚霹雳州政府新规:行政议员必须学华文
·外国移民潮活跃意劳工市场 华人女老板多于男性
·美中餐馆售出头彩分红83万 1.7亿巨奖料属华人
·中国驻葡使馆官员走访华人区 赞叹华商发展前景
·弄虚作假警方介入 英国21家华人移民中介受调查
频道精选  
[人在他乡] 我在日本遭遇地震
[文化热点] 孔子的“太太”和李白的“职业”
[华人文苑] 血型决定男人情变的动机
[幽默笑话] 男人会生孩子之N种后果
[人在他乡] 赌城拉斯维加斯感受美国经济凉热
[人在他乡] 日本警察非让我去刷牙
[文化中国] 七夕节的由来与传说
[华人文苑] 嫁人的误区
[人在他乡] 美国小镇熏衣草园的理想下午
[华人文苑] 何等“高手”把酒井法子带“坏”了

加华社筹款助华裔花滑小将备战冬奥

亚洲小姐美东赛区竞选揭晓

加拿大华裔青年求职探索新领域

柔州马华64名中央代表力挺蔡细历
侨网论坛 更多>>>
[异域唐人]
[留学他乡]
[寻根问祖]
[回国发展]
[华文教育]
[华人视角]
- 横比中、英、美三国的文化元素之最
- 中日之间差距有多大
- 英国的那些事那些人
- 我好痛苦,要怎么样去原谅男朋友
- 外来移民的总统儿子们
-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英文版)
热点关注 更多>>>
·打压华人非法就劳 日本劳动力市场空白谁来填?
·中国人移民美国速度加快 “爱国”与否引争议
·弱势≠弱者 饱受困扰纽约华人女性向性骚扰说不
·境外华商屡碰壁 新"中华街"能否立足东京街头?
·华人何时迈进日选举大门?前景光明道路漫长崎岖
·李绍麟就职 加拿大首现两华人省督同时在任(图)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供稿信箱 | 广告服务
中国侨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05067153号] [不良和违法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