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侨网消息: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乘搭新加坡本地航空公司的乘客都会发现,机上除了新加坡籍空姐以外,有不少通晓外语的空姐是来自海外。这些空姐了解家乡的语言和风俗文化,在招待来自同样国家的乘客时如鱼得水。近日,记者采访了胜安航空的两名华裔外来空姐,了解她们如何在异乡的长空一圆空姐梦。
张丹丹:从汽车工厂到机舱
来自中国湖北省的女孩张丹丹说,她身体里传承了父亲四处漂泊的基因,因此才辗转湖北、北京、上海、巴林,最终来到新加坡,还成为在天空飞、四处为家的空姐。
目前在胜安航空(SilkAir)担任机舱服务员的张丹丹(30岁)告诉记者,从来没想到会在新加坡落脚,更别说成为空姐,一切都是机缘的安排。
从汽车工厂到传媒业
张丹丹的父亲是一名司机,足迹踏遍中国湖北省。父亲在竹溪县偶遇当护士的母亲,两人相爱结婚,有了张丹丹。张丹丹3岁时,他们举家迁往500公里外的中国第二大汽车工业城镇十堰,展开人生的第一次漂泊。
张丹丹17岁高中毕业后,在父母游说下,前往武汉加入当地的汽车工业,成为武汉东风雪铁龙(Citroen)公司的一员。
“对他们来说,加入汽车业是一份优差,也是铁饭碗。我在那里的第一份工作是生产线操作员,400多名员工当中只有我们10名女孩。”
生产工作平淡沉闷,张丹丹决心摆脱,刚巧在加入2个月后,东风公司为员工开办的电视台寻找新闻播报员,她去试镜,虽无经验却被录取。于是她就负责制作、剪辑、播报电视台的新闻,也参与武汉电视台的小品演出,丰富的工作经验让她爱上传媒业。
只身到新加坡求学
在武汉工作的4年期间,张丹丹半工半读,考取了社会管理文凭。但是为了追求加入媒体业的梦想,她只身一人上北京尝试考进中央戏剧学院,
她说:“最好的成绩是进入第二圈选拔,对我来说是不错的成绩。当时我已经20岁,但周围的考生都只有十五六岁,竞争实在太激烈。我过后很努力地在北京,甚至到上海寻找机会,最终都不得要领。但连续两年尝试都失败了。回到武汉后,偶然看到一些外国学校在招生,其中一家是新加坡的拉萨尔—新航艺术学院在为戏剧表演系招生。
2001年,张丹丹掏尽4年工作的积蓄,也在父母的部分资助下,只身来到新加坡求学。她回忆说:“还清保证金、中介费、学费后,到新加坡时身上只剩1000元,须要应付接下来的衣食住行,当时情况非常拮据。”
为了应付生活,张丹丹课余时为学生补习华文赚取生活费,也为屋主的儿女补习,换取“租金回扣”。她省吃俭用就只有一个目的,完成学业,对得起自己和父母。
3年克勤克俭,张丹丹终于在2004年毕业,并成为新加坡永久居民。
“我问自己,接下来的人生路要怎么走?刚巧巴林海湾航空公司(Gulf Air)在本地应征空姐,我前去应征,顺利被录取。”
和好多女生一样,空姐这工作对张丹丹来说,是颇具吸引力的职业,况且还让她旅居巴林,从那里飞往欧洲、中东和亚太各大城市。
她说,在海湾航空担任空姐,最大的挑战是面对来自各国的旅客。
“一趟航班上,可能有四五十个国籍的旅客,你必须在一分钟内成为他们的朋友。此外,好些来自中东的旅客因为文化差异,对空姐态度粗鲁,偶尔会‘多手多脚’,我必须学会保护自己。还有一些妇女上机后,会将孩子丢给空姐照顾,认为那是空姐的职责。”
在海湾航空服务两年后,张丹丹决定辞去工作,从巴林回返新加坡尝试新事物,但飞行的乐趣却依然深烙脑海。
“我住在东海岸,一看到远处飞机起落,马上怀念起来,当空姐的乐趣远多于疲惫,因此在2006年底就加入胜安航空。”
体会这里的平定安稳
2008年8月,张丹丹成为新加坡公民,并在本地定居,目前在巴西立租房。工余时她除了练习瑜伽,参加本地朋友的聚会,也常常背包旅行,游走他国。身为独生女的她也每年回家乡探访父母。
谈到选择在新加坡发展的原因,张丹丹说,她到过很多国家,新加坡除了是机遇把她带到这里之外,这里也给她舒适、自在的感觉。
“比方说,我在巴林居住时夜里都不敢外出,时时听闻有空姐在宿舍附近遭殴打或抢劫。在外国居住一段时日,更能体会到新加坡的平定安稳。去过这么多国家,总觉得新加坡最适合像我这样独自在外闯荡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