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桥隧道令天堑变通途
游轮在波光潋滟的江水中继续慢慢前行,水中的霓虹倒影似琴弦般疏密有致地排列着,黄浦江温柔的夜色包裹着微熏的气息飘浮进眼眸的深处。
在游轮上层甲板听着一浪摩挲一浪的涛声,发丝被阵阵江风吹拂。凭栏远眺,小平同志题名的黄浦江上第二座大桥“杨浦大桥”跃然眼中,此桥是双塔双索叠合梁斜拉桥,呈倒“Y”形,6车道,1993年10月竣工通车,与浦江第一跨“南浦大桥”遥相呼应,它是内环线高架连接浦东与浦西的过江枢纽,桥底离水面为48米,可畅通万吨级以上船舶。这座桥梁与南浦大桥形成了遥相呼应的两条飞龙。
记得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时的我青春勃发、精力充沛,与同学相约去学习有着浪漫名字的“夏威夷吉他”,同学家住浦东乳山路,而学琴之地是在浦西的杨浦区工人文化宫,只晓得大热天同学跨江来回近3个小时,着实辛苦。现在有了杨浦大桥,这段昔日的求学路缩短了大半的时空距离。
如今黄浦江下也有乾坤。
从浦西外滩陈毅广场北侧至浦东东方明珠电视塔南侧,有条隧道洞体全长646.7米,为我国第一条越江行人隧道,于千禧年竣工。它将浦西外滩观光区和浦东陆家嘴新兴旅游区连为一体,穿越这一梦幻之旅的载客系统,采用的是从法国引进的无人驾驶全透明的车厢,视野开阔。隧道内壁饰以电闪雷鸣、五光十色、幻象万千,加上高保真音响效果,让人恍若进入穿越时空的未来世界。
太阳升起的地方
经过短短的20年,浦东就一跃而为上海乃至全国的经济龙头,大有“商贾云集,城内外无隙地”之势。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就说过,改造一个旧城要比建造一个新城需多花九倍的代价。因此开发浦东是明智的决策。
在浦东263米的明珠塔“上球体”观光层和350米的“太空仓”往外眺望,492.5米的世界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与420.5米的“金茂大厦”像两根擎天柱直插云霄;而对岸浦西蜿蜒1.5公里长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似乎就在脚下。当年的东方“华尔街”,已像是浦东林立高楼大厦的陪衬。
陆家嘴是浦东发展的典范,在形象设计上完全代表了新上海的样板。从东西向的陆家嘴东路与西路,到由北至南再东向的陆家嘴环路,再转向世纪大道,整个陆家嘴的交通大动脉连接了上海海洋水族馆、东方明珠电视塔、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正大广场、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著名上海地标。它是新上海的核心与象征。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经过这里时,旌旗猎猎,锣鼓阵阵,很多新新上海人和外国游客都兴奋地列队呐喊,尽情狂欢。在满脸贴着国旗和奥运标志的汹涌人流中,我感叹只有国家强盛了,百姓才能如此地扬眉吐气、信心十足,被列强蔑视多年的抑郁和阴霾才能得以驱散。
一晃数十载,我们这一代亲身经历了浦东的落后、崛起和发展,见证了黄浦江两岸的时代变迁。我牢牢记住了法国前总统希拉克说过的一句话:“我愿意替浦东发言。在黄浦江的东岸,太阳升起的地方,上海正营造着21世纪。”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世界博览会将在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的黄浦江畔隆重献映。我相信,这一次,上海的国际形象和地位一定会再一次提升,“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上海世博会主题也一定能变成现实。(范 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