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方 正
1921年秋,一艘轮船由日本启程返国。舷外,碧涛翻涌,海鸥盘旋;甲板上,奉军卫队旅旅长张学良正伫立凝眸,遥望远方。
此刻,他的思维恰似那动荡不安的海面和匆匆掠动的海鸟的羽翼。这次他应日本政府之邀,逾海参观了秋操。威武整齐的日本操演,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然而,给他更大震动的是:日本空军精良的装备、有方的训练和先进的航空技术。他知道这对东北意味着什么。在他返国的前一天,日本政府竟以挑衅的姿态,给张学良安排了一次不同凡响的活动——特邀他参观日本在甲午战争中从中国掠去的“战利品”。参观结束时,一个陪同的日本军官微笑着问张有何感想。血气方刚、年方20有余的张学良几乎想都没想,脱口便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今天的中国已不是甲午战争时的中国了。”但是,东北的实力究竟如何?这不能不使张学良忧心忡忡,尤其东北军的空军,可怜得还近乎一张白纸!
回国后,张学良立即从大沽造船厂等地调技工赵鸿起、宋茂臣等22人到沈阳。随后,原皖系留法回国的航空员姚锡九和从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的王立序等人也陆续奉命到沈。
当时奉系仅有四架大威梅双翼360×2马力(双发动机)旅客运输机和四架小威梅单翼360马力侦察教练机。说到这八架飞机的来历,东北空军的历史似乎应追溯到1920年,甚至还要往前。
自窃国大盗袁世凯一命呜呼之后,直系与皖奉便开始了争夺国家大权的角逐。1920年7月14日,直隶北部硝烟弥漫,炮声隆隆,皖系军阀段祺瑞终于向直系军阀曹锟、吴佩孚发动了战争。此时,居于关外、老谋深算的奉系军阀张作霖要坐收渔利了。他垂涎着段祺瑞的军事力量和段独有的飞机。
早在1912年,当国内只有段祺瑞仅有几架飞机时,张作霖就做起了建立空军的美梦。1917年,讨伐张勋的段氏飞机,炸得北京城墙颓屋坍,辫子军抱头鼠窜,张作霖看到了飞机在低空对地扫射和投弹轰炸所起到的既歼灭敌人,又涣散敌人军心的现实作用。直皖战争终于以皖系的失败而圈上了一个句号。
张作霖利用和段祺瑞的师生之谊,和曹锟的儿女亲家之便,两面拉拢,八面玲珑,乘曹、吴注意抢夺北京政府大权的良机,将段祺瑞丰厚的大部家底,一股脑儿全搂到了自己怀里。前面提到的那八架飞机,自然在他的重点抢掠之列。
作为奉系天之骄子的张学良,他的血管里同样奔涌着父辈的血液——重视增设现代化兵种及武器。中国北方迭起的军阀战火,也强烈地刺激了张学良的神经:想争雄,就要具备足够的资本!于是,东北航空军便在张学良的直接领导下,声速地建立起来,并终于成为当时中国的一支拥有现代技术装备和坚强战斗力的队伍。
飞鹏展翼
蓝天、白云。12架编成战斗队形的飞机,呼啸而过。使讨伐素有“倒戈将军”臭名的石友三的自卫战,加快了进攻的节奏。此时是1931年春,这位三次叛变冯玉祥的石友三,在蒋冯阎间的中原大战结束后趁乱占据新乡、彰德和顺德一带约30余县的地盘,自委县长,就地筹饷。无奈僧多粥少,他的64000余众士兵还是吃不饱肚子。投机成性的石友三,便投靠了张学良,为此得到了每月60万元的饷金。
1931年旧历年,石友三赴沈阳晋谒张学良。这期间,南京铁道部电请张学良促令石交还扣留的铁路客货运车皮四五百辆、机车20余台。在张的一再劝说下,石仅交还大半,并为此衔恨在心。后来,石竟因张学良让他在沈多住两天而疑心张要将他扣留,耿耿于怀,表示一定要报复……
在讨伐石友三部的战斗中,东北空军组成了12架飞机的战斗队入关,并在北平设立了司令部。参加是役的石友三参谋长兼师长唐邦植后来回忆说:“当时东北军飞机亦参加战斗,不断低空飞行,对我军进行轰炸。我军有一个追击炮连,被飞机投弹,人员骡马伤亡殆尽。”懵头转向的石军,尝到了东北空军的厉害。
如果往前历数的话,东北空军这些年来,持续不断投入的战斗,大大小小竟不下百次。当然,这些战争就其性质来说,都是军阀混战。如果说还有值得一提的地方,那就是这些参战的飞行员,有半数以上是在中国自己的疆域上培养出来的。主持这项培训工作的,便是张学良。
东北航空处始创于1921年。乔赓云是首任负责人。乔在任期间,已着手了厂房、仓库、宿舍、办公室的建造;招生和训练飞行员的工作亦已开始;将沈阳东塔农业试验场旷地改建为飞机场的工程也告竣工。
张学良于1923年上任后,先把原设的一科(主管文书总务)、二科(主管材料)、三科(主管机械),还有卫队连、维修工厂、修理技工组等单位,统统划归总务和机械两处负责,并任高纪毅和周培炳为总务、机械两处的处长。紧接着,在同年3月,张学良又创办了沈阳航空学校,作为训练航空人员的机构,并亲兼校长。训练高质量的飞行员,是航空处第一位的工作。张学良以重金聘请了十几个教官,他们是北京南苑航空学校毕业的赵延绪、王立序和法国退役飞行员博赖等人。
1925年,经过比较严格训练的60多名第一期学员从航校毕业了。毕业那天,给学员发了毕业证书。宣布毕业人数后,还给优等生发了奖品。然后是张学良讲话,他高兴地说:“学良固一学生也,故见学生则喜,见学生能毕业则尤喜。”最后,大家在一起合了影。
东北航空处当时已有50多架飞机。张学良将这些飞行员和飞机编成了五个航空兵队,取名飞鹏、飞龙、飞鹰、飞虎、飞豹。张学良兼飞鹏队长,其余的队长,分别由章斌、皮恩良、赵延绪、赵翔陆担任。至此,东北航空军不但有了飞机、机场、维修工厂、机械设备、航空人员、地勤人员,还有了训练机构、教官等。虽说是初具规模,在当时的中国已是出类拔萃、绝无仅有了。
作为奉系扩张势力工具的东北航空军,当时在军事上,还只能起侦察、对地扫射、小规模投弹轰炸等作用。但面对着多数尚无飞机的其它军阀,却充分显示了自己的优势。东北空军经过几年的军阀混战,战斗技术有了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