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任 东
“我的父母早年是在清华毕业的,今天我能在这里演讲,感到骄傲和自豪。”7月15日上午,简单的开场白之后,朱棣文便进入了演讲的正题。清华大学的演讲,是朱棣文此次访华的第一个公开行程。
身着黑西服、白衬衫,系蓝色条纹领带,台上的这位个子不高的著名华裔科学家,文质彬彬,幽默风趣,引据严谨。能源危机、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建筑节能设计、能源作物的种植……这位科学家部长的演讲带着浓浓的科学气息。
这场演讲题目是——应对能源与气候变化的挑战:两个国家的故事。演讲中,他没有过多的手部动作,所展示的幻灯片运用大量的图表、数据,清晰地阐述着自己的观点——“我们的长期经济繁荣与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息息相关”以及“不利的气候变化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变化”。
其后两天,朱棣文与一同访华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密集地与中国官员会面、演讲、参观。
7月17日,朱棣文在天津大学开始了他的另一场演讲。而这所学校的前身,正是他的外祖父李书田在1923年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北洋大学。1927年,李书田应邀回母校任教,后任北洋大学工学院院长至1949年。朱棣文在演讲前还接受了天津大学赠送的礼物——其外祖父李书田在北洋大学留下的珍贵历史资料。
尽管朱棣文此次中国之旅的安排颇富温情意味,但并非专为了“寻根”。他和商务部长骆家辉的“绿色外交”之旅,更主要的是作为奥巴马总统的政策执行者,前来与中国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在新能源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更进一步说——就是推介美国的环保理念、绿色技术和技能产品。
与此前美国其他高官访华的“低调”不同,美方在两位华裔部长行程安排和新闻报道上格外高调。为了方便对中国大众展开“宣传攻势”,美国人“几乎所有的行程”都对媒体开放。
为奥巴马竞选立下汗马功劳的现任白宫内阁秘书卢沛宁,也随两位部长来到中国。当奥巴马内阁中最有分量的三张黄色的面孔,同时出现在中国媒体的视野里,平实、自然之间,便充满了想象力。
“我们为中国血统感到自豪,但代表的是美国政府和美国人民的利益。”尽管两人在唯一一次共同记者会上这样回答提问,然而,在不少中国媒体的语汇里、在更多的华人心中——“朱棣文们”首先是“华裔”,其次是“部长”,最后才是“美国的”……
时间回溯至1948年2月28日,当时任华盛顿大学化学工程教授的朱汝瑾在移居美国圣路易斯第六个年头喜获爱子的时候,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长着一双漂亮大眼睛的男孩会在49年后获得诺贝尔奖;或许更不曾料到,就是这个孩子,会在60年后进入美国内阁主掌能源工作。
或多或少,作为中国移民的第二代,进入美国内阁还是让人有些意外。
诚如《纽约时报》所说,朱棣文的亚裔背景有助新内阁呈现多元面孔;亚裔背景的朱棣文进入新内阁显示了美国政治社会的多元、包容与开放。这一点,美国人用选票成就了“黑人总统”已是很好的佐证。
事实上,重新审视朱棣文的成长、学习及科研经历,他的“随意的徜徉”中或多或少能够折射出华人在美国融入主流、步入政坛路上的不同风景。
“我只能算是一只黑羊”
朱棣文,祖籍江苏太仓,1948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1970年毕业于美国罗彻斯特大学,1976年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因“发明用激光冷却和俘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2008年12月15日被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提名为新一届能源部长。
朱棣文家学深厚,可谓一门书香。祖父先前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主修土木工程;父母早年皆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工系,后又都留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两个兄弟和三个堂兄妹共获得3个医学博士学位、4个哲学博士学位和1个法律硕士学位。
出身这样一个“高学历”家庭,是激励同时也意味着巨大的压力,朱棣文坦言,他是家族中唯一一个只有一个学位的人,而且是家里唯一一个没有考上哈佛、普林斯顿、麻省理工学院的人——
“在我的家庭中,我只能算是一只黑羊?穴美国谚语:意为没出息的小孩?雪。”朱棣文在自传中如是写道。
但就是这只“黑羊”,后来荣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实验室主任,并于199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如今更是提名为新任能源部长,执掌这个超级大国的能源工作。
乐钻研爱动手的少年
朱棣文小时候成绩并不突出。他常常会将注意力“聚焦”到某一门功课上,特别投入,其他科目则成绩平平。其母对此一度非常担心,告诫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把精力花在一些不重要的细节上。年幼的朱棣文显示出非同一般的执拗,依然坚持自己的做法。她的母亲也没有过多坚持自己的意见。事实证明,儿子的这种执拗和父母的宽容最终令他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