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伊朗:贴上中国字,绝对时尚

2005年7月21日

    
    文/张晓春
    
    不懂中文也说汉语
    
    近年来,笔者在路上、公共场所多次听到陌生的伊朗人用汉语问好,发音比较纯正,回问后,他(她)会意地微笑。我也渐渐从惊奇到习以为常。他们大多称去过中国,学了几句中国话;有的向在伊朗的中国人学的。
    
    去年有2万多伊朗人去中国。每年来伊朗的中国人起码达几千人次,常驻德黑兰的中国人达数百,是一个不可小视的消费群体。德黑兰哈夫提尔广场旁有一个被中国人称为“二百五”的市场,出售东亚人喜欢吃的食品。在德黑兰的中国人常光顾那里,为了不失去中国人带来的商机,商家学起了汉语。
    
    商家见到黄皮肤的中国人光临,纷纷用汉语说:“来,来,来,要什么,萝卜。”
    
    有一商家干脆挂上了醒目的汉语招牌,用汉语售货。
    
    “有带鱼吗?”“卖完了,过几天来货。”
    
    “有豆腐吗?”“有,五千一块。”
    
    “大米太贵了。”“大米新鲜,便宜点儿给你,六千五吧。”
    
    汉字成为一种时尚
    
    不少伊朗人问笔者,汉语有多少字母组成。他们对汉语用笔画而不是由字母组成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惊奇和佩服。汉字作为象形文字,充满神秘。
    
    笔者不止一次见到有伊朗人将汉字贴在汽车的玻璃上,看得出,车内的主人对自己的杰作很得意,但是,有的字贴倒了,主人浑然不知。笔者去一位伊朗朋友家做客,见到墙上挂一幅中国花鸟工笔画,画面一角附小诗一首,主人因不识汉字,在此之前,这幅中国画一直被倒挂墙上。
    
    6月伊朗总统竞选期间,笔者在德黑兰街头采访,见到一辆面包车停靠在路边,玻璃上5个醒目的汉字映入眼帘,没有贴倒。把司机叫下来,问他是否知道这是什么语言。司机得意洋洋地说:“这是中国字,不知其意,中国字奥妙,贴上中国字,绝对时尚。”记得5个字中有“金”“南”。司机要求笔者连续3遍讲解每个字的意思,今后他有了炫耀这5个汉字的资本了。(来源/文汇报)
    

 

 
·德国:学好汉语去中国瞧一瞧 (7-21)
·伊朗:贴上中国字,绝对时尚 (7-21)
·中国将从四方面大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7-21)
·世界汉语大会开幕 李长春会见各国代表 (7-21)
·古今汉字知多少 (7-21)
更多...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海外2500余所大学3000多万人学汉语 
·美国中文教育热持续升温 
·法国汉语热理性发展 
·泰国华文教育方兴未艾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