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新中合编华文教材将进入新加坡小学课堂

2005年7月26日

    
    华声报讯:从2007年起,新加坡的小一、小二学生将使用由新加坡教育部与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简称人教社)合编的华文教材。和原来的教材相比,新教材篇目减少了,知识容量却扩大。尤其重要的是,课文将突出语言的美感、想象力,并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消息,新加坡教育部政务部长曾士生说,在同一套词汇的范围内,中国的教材编写员能够编出比新加坡编写员更感性、更有灵性且富趣味的教材。他说:“因为国家的需要,中国对如何利用很简单词汇的工作做得非常好,他们有很多的宣传资料,很多标语必须设计得连农民都看得懂。所以他们很多书信、文章,能写得非常浅白、又有灵性。”
    
    他说,在合作编教材的过程中,只要我们把监督的工作做好,通过和中方合作就能鱼与熊掌兼得,得到用词简单、富有灵性又适应新加坡需要的华文教材。
    
    新教材将从明年开始在25所小学进行试点,后年推广到全新加坡的学校。这是新加坡第一次与外国机构联合编写华文教材。
    
    人教社负责领导这次合编工作的小学语文室主任陈先云说,和原来小学一学年教30-40篇课文相比,新加坡小一小二学生以后一年只需学习不到20篇课文,学习负担将大为减轻。
    
    他说,新华文课本采专题式的设计,每个专题除了一篇主课文,还有辅课文以及其它教学活动。专题题目设计符合儿童的当代生活,一年级的专题有:“我长大了一岁”、“我的好朋友”、“礼貌与谦让”、“做事要专心”、“好习惯很重要”等等。
    
    专题也包括了有趣的儿童故事,如“可爱的动物”、“美丽的误会”、“想象的世界”。另外,也有语言类的专题,如“有趣的汉字”。
    
    有关新加坡组屋生活、种族和谐、国庆日的专题,也将出现在小二的教材里。教育部课程规划与发展署副署长余立信说,为编写这套教材,新中两地编写员经过多轮讨论与互访,新方向中方提供新加坡风土民情的各种资料,由中方编写成材料,最后再由新方审定。
    
    新教材容量的增大,则表现在辅课文和深广课文的方面。陈先云说,辅课文包含形式多样与文体丰富的华文学习材料,有连环画、韵语、成语、看图识字识句、散文。深广单元适合能力强的学生,主要内容是补充阅读课文。
    
    陈先云总结这套新教材的特点为:框架体系结构很新颖,专题设计有新意,课文编排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弹性。和中国的小学教材相比,新加坡教材的学习进度相对慢一个学期到一年。
    

 

 
·海外汉语教学搭上网络快车 (7-26)
·汉语热延烧 外国人抢登陆 (7-26)
·新中合编华文教材将进入新加坡小学课堂 (7-26)
·美国AP中文教师培训今秋开课 (7-26)
·格鲁吉亚悄然兴起汉语热 (7-26)
更多...
 
·中国将从四方面大力推动对外汉语教学 
·世界汉语大会开幕 李长春会见各国代表 
·HSK已先后吸引40余万海外考生参考 
·海外2500余所大学3000多万人学汉语 
·美国中文教育热持续升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