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海外中华文化的宝库

2005年10月13日

    
    一个文物图书馆,面积仅约200来平方米,只藏有32000多册图书、百余幅书画作品和一些工艺品。说起来,它的规模还不及中国一所学校的图书馆,与中国一些城市的图书馆就更甭相提并论了。
    
    在海外,它却不可多得。尘封十四年后它的重新开放,令泰华文化界欢呼雀跃。当地华文报盛赞,这是“海外中华文化宝库的一部分”,“为海外中华文化事业添砖加瓦”。中国驻泰大使张九桓参观之后欣然题词“学海泛槎”,并赋诗一首“举目书山何巍巍,放眼学海正涛涛。古有愚公伴精卫,遍地英雄看今朝”以赠之。
    
    泰国潮州会馆文物图书馆10月11日在此重新对外开放。创办于1977年8月的这个文物图书馆,算来已有28年的历史,因为种种原因却足足荒废了一半的岁月;经过三个多月的整修,现得以重见天日,彰显了泰国华人华侨热爱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
    
    “当前华文教育蓬勃发展,学习华文的人空前活跃。潮州会馆有鉴于华文图书馆的重要性,决定重新开放文物图书馆。”泰国潮州会馆主席李光隆一语点破了重新开放文物图书馆的缘由。文物图书馆设在潮州会馆大厦的三楼,包括图书、书画、工艺三个大展厅;面积不大,藏书不多,却因其罕见于海外,不失为泰华社会的中华文化宝库。
    
    进馆,在高高的书架前细细浏览,宗教、历史、科技、古典文学、现代文学、泰华文学、旅游地理、侨团资料等各种书刊分门别类。千余册线装古书《四库全书》,数百本商务印书馆发行的《万有文库》,台湾时报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历代经典宝库”丛书三十多本,《鲁迅全集》二十多本……一套套中文图书,收藏完整。
    
    参与了文物图书馆整理的泰华作家协会会长司马攻说,馆中有关潮州历史、地理、文艺、风俗习惯的图书,比较充实;泰华文学作品集、泰华侨团会刊特刊,也收藏很多;还有许多几十年前的泰国华文旧报纸,尚待整理。该馆地方特色突出,侨史内容丰富,是研究泰华社会的宝贵资料库。
    
    晚清状元刘春霖、晚清进士张謇、书法大师于右任、一代鸿儒饶宗颐等不少历史人物和书画名家的墨宝画作,170多幅,悬挂书画展馆里,飘溢浓浓的诗情画意。李光隆主席说,其中大部分是有关团体、书法家、美术家赠送给潮州会馆的,这些作品不仅有艺术价值,也富有纪念性、历史性,是友谊的花朵,把潮州会馆点缀得更加美丽。
    
    “文物图书馆的重新开放是泰华社会的一大盛事,可谓适应了正在兴起的‘中文热’和中泰关系的全面发展,将积极推动泰国华文教育的发展和中泰文化的交流合作,也将促进中华文化在泰国的传播、发扬光大。”在泰国潮州会馆文物图书馆重新开放仪式上,张九桓大使如此由衷感言。
    
    有人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而有华人的地方,就播撒下中华文化的种子。作为一个侨团的潮州会馆创办文物图书馆,堪称典范。开放后的文物图书馆,愿一如泰国潮州会馆主席李光隆所望,“泰华各界人士常临,感受中华文化,汲取精神的食粮。”(作者:罗钦文/来源:中新社)
    

 

 
·传统京剧敲开大门 中国文化步步走进美国 (10-13)
·海外中华文化的宝库 (10-13)
·汉语水平考试开始在纽约受理报名 (10-13)
·大马华教人士:华文教育地位举足轻重 (10-13)
·大马砂州民主行动党吁尽早维修华小危楼 (10-13)
更多...
 
·日本企业对精通中文人才趋之若鹜 
·刘泽彭:中国热为全球华文媒体带来历史机遇 
·推广华文教育成为海外华文媒体重要使命 
·中文列大学预科学分:美众多高中愿开中文课 
·推动华文教育 日本新华侨提案中国人大 
更多...
 
·第二届全球中华文化经典诵读大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