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汉语规范化迫在眉睫

2005年4月26日

    
    近一段时间,《五色土副刊》发表了几篇讨论汉语规范化的文章,提出要“捍卫我们祖国语言的规范”,反对“语言污染”。这个问题很重要,值得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这些文章写得都很好,我读了以后深受启发。为了切实加强汉语规范化工作,我想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要认识汉语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世界上没有哪一个优秀的民族、奋发向上的国家不重视本民族语言的学习、应用和研究。当前中国正在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这个过程中,提高汉语的规范化程度,提高全民的语文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理不通,表达混乱,无法满足信息化时代对语文交际的需求,更谈不上让汉语走向世界。今年是“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召开50周年,我们也即将迎来汉语规范化工作50周年。我们要借这个日子大力宣传汉语规范化的重要意义,提高干部和民众的语言规范化的意识,进一步推进汉语规范化工作。
    
    第二,采取切实的措施加强汉语规范化工作。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社会发展变化很快。伴随着这种形势,汉语的发展变化也十分迅速,原有的规范不断受到冲击。这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完全是坏事。但是对语文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要及时研究加以正确引导。对现有的语文规范和语文的法规要认真贯彻,对那些不适合当前形势的规范与法规,要及时加以调整和完善。要组织语文学家,加强汉语规范化的研究,对当前语文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科学的回答。
    
    第三,切实改进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是汉语规范化的教学,它担负着提高全民语文素质的神圣使命。要使我们的中学毕业生具有相当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在语文上也是合格的毕业生。在他参加工作或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时,有一个较好的语文基础。现在有相当的中学毕业生达不到这个要求,根本不懂得什么是语文规范化。当他们拿起笔要写点什么的时候,就必然是文理不通、词不达意。造成这种尴尬局面的原因是语文教学存在缺陷,脱离了语文教学本来应该承担的任务。这几年,小学降低了汉语拼音的要求,中学淡化了包括语法在内的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放松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我以为现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作者:苏培成/来源:北京晚报)
    

 

 
·老师谈李光耀:他好学华文而不倦 (5-9)
·纽约领区汉语推广工作势头良好 (5-9)
·马来西亚华总会长吁速解华文师资荒 (5-9)
·美国政府拟激活全面中文教育 (5-9)
·新加坡学生在亚洲双语演讲赛中夺魁 (5-9)
更多...
 
·孔子学院建设工作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马来西亚国小教华文 华小师资不会受影响 
·中文热席卷美国 
·教学计划奏效 新加坡学生学华文兴趣大增 
·华文教育迎来春天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