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华小会自强
马来西亚首相阿都拉日前宣布政府将在国民学校教授华文及淡米尔文之后,华社普遍对此新政持乐观及忧虑态度。 乐观者说,华文的经济效益使政府开明对待华文教育,除了塑造多元文化教育之余,也促进各民族间的交融。 忧虑者却认为,新政为华小带来学生流失的危机,因为部分家长可能认为,既然华小与国小都一样可读华文,那把孩子送入国小与送入华小没有分别,久而久之,华小会走向式微。 老实说,对此新政,我是属于忧虑派,只是听取了好友的见解后,才惊觉原来很多时候我在指责政府以狭隘眼光看待其它源流学校发展的同时,自己也陷入了自我狭隘的误区。 中国崛起,令马来西亚政府开始接受华文日渐吃香的事实,因此政府决定在国小教授华文,除了能让土著生多学习一种语文以应付挑战,也能吸引非土著家长把孩子送入国小就读。 站在纯教育立场,让各族人民学习华文,不正是关心华教发展者的心愿吗? 如今,政府把发展华文的空间推广至国小,我们怎么能因为担心华小会流失学生来源,失去竞争能力,而反对新政? 事实上,只要华小发展仍然获得宪法保护,不会被关闭,华小师资不会因为国小而受影响,那么,把学习华文空间推广至国小,是值得鼓励的。 至于学生来源会否流失,正如教总主席王超群说,把孩子送入华小不是只为了学习华文,而是要孩子接受中华文化熏陶,学习华族传统文化及民族内涵。 所以,只要华小办得好、纪律佳,依然是家长的首选,因为,华小会自强。 (作者:吴慧芳/来源:马来西亚南洋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