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华文教育基金会


汉语遭遇“外热内冷”的尴尬

2005年7月20日

    
    文/林如萱、张建新
    
    关于汉语,有两个简单而且不争的事实:一是汉语在国外正越来越受到青睐,汉语正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另一个是汉语在国内长期被忽视被冷落,汉语在运用中面临着简单化、粗糙化的困境。汉语这门儒雅优美的语言何时才能摆脱内外不一的尴尬,实现内外兼修?
    
    世代相传、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汉语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所认可、所欣赏、所接受。根据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官方网站提供的资料,在美国,中文已经成为仅次于西班牙语的第二大外语,仅在中国学习中文的美国人就有3000多人,美国已经有2500所学校提出希望开设中文课程,这样在美国本土学习中文的人数将更加庞大。
    
    在法国,中文是中学教育中发展最快的学科,从1994年到2002年,巴黎学区选择中文的人数增加了170%,2000年到2002年,全法选择中文的学生人数增加了30.28%,2004年则有7,600名学生选修中文。
    
    在蒙古,汉语奥林匹克比赛2004年起成为一项全国性比赛,汉语成为继英语、俄语之后第三种被列入全国性比赛的语言。
    
    在韩国,HSK(汉语水平考试)已经成为许多大企业用人、升职的标准之一。韩国开设中文课程或专业的大学已经从80年代的20多所增加到今天的347所,韩国教育部则提出到2007年韩国的中小学将普遍开设汉语课程。(来源/新华网)
    
    
    

 

 
·汉字,寻根问祖到中原 (7-20)
·海外2500余所大学3000多万人学汉语 (7-20)
·美国中文教育热持续升温 (7-20)
·法国汉语热理性发展 (7-20)
·泰国华文教育方兴未艾 (7-20)
更多...
 
·“中国巴蜀文化行”活动在北京揭幕 
·“汉语桥”比赛选手用汉语讲述中国故事 
·不是输掉了汉语,而是输给了考试 
·中日合作建立“立命馆孔子学院” 
·面对母语,大学生缘何成“老外”? 
更多...
 
·第四届国际华文教育研讨会
·全美中文学校协会(CSAUS)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4年海外华裔青少年寻根之旅
更多...
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北京华文学院、中国侨网 联合主办,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大街35号 邮编:100037 电话:88387449 Email: clef@clef.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