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中学华文辅助书的质量
文/吴展涛 笔者是一名补习教师,有一天,受学生所托,到书局去挑选一些华文课外练习书籍。翻了翻书架上的一些书,却发现有些书根本是滥竽充数。 有一本教导学生写应用文的书,作者似乎不知道写公函、私函的各种要求。虽然每篇文章文采都不错,格式上也完全正确,可在内容上总缺少了很多重要的部分,而书写结构上更是不符合一般学校教师的要求。整本书中的每一个例子,几乎都犯了以上两种重大错误。另外,我也发现有些是作者自己出题目,可最后却写来离题,完全没有按照题目的要求来写。 这些作者似乎根本就不熟悉学校的华文教学课程,而一般出版社的负责人却可能因为不熟悉目前的课程,所以看见文采不错,或者编写人名气大,就答应出版发行。可这么一来却害了不少学生。 去书局买书的都是学生家长,而他们一般则只知道买书给孩子看,很少有能力分辨书的好坏。而看这些书的学生,很多因为自己信心不够,学校的老师没给资料,或者和一般人一样“尽信书”。在学校写作文时,就完全按照书上所提供的形式来写,所得的成绩便可想而知。如此一来,学生的信心肯定受挫,对华文的兴趣也可能锐减。 新加坡华文教育界一直在讨论: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华文的兴趣。很多教师更是煞费苦心,设计出一些可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华文的教学方案。而有些教师则是把学生成绩差归咎于学生没有在华文这科下工夫,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平时所接触的那些练习本是否真能帮助学生。 一本好的辅助书,可以在学习上给学生很大的帮助。一本问题多多、不符合教程的辅助书本,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可能打压他们学习的热忱。辅助书的好坏,也许值得华文教育界关心。(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