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教菲律宾华人学汉语
——访福建师范大学学生、在菲律宾已任教华文一年的志愿者卢芳 笔者近日在福建师范大学采访时,恰巧碰到了该校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级的学生卢芳。这位来自南平建瓯、长得清秀可人的姑娘,已经在菲律宾进行一年的志愿者教学活动。她向笔者讲述了在菲律宾工作、生活的一些酸甜苦辣,她希望自己的经历能够让即将前往菲律宾进行教学活动的志愿者得到一些启发和帮助。 卢芳说,刚到菲律宾,自己对当地的一切都感到非常新鲜,学生对华文也感到很新鲜,因此课也上得轻松有趣。可是过了一阶段,卢芳便发现学生对华文的兴趣开始下降。因此,她认为,在这个时候,老师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充满激情,以此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课余要经常与学生沟通,培养感情。 与学生打成一片后,与同事的相处同样重要。卢芳说,很多同学到了菲律宾后,碰到最大的障碍也许是跟当地教师的相处,因此,学会与当地教师的沟通并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样很重要。 就像国内学生学英语一样,菲律宾的华人学生学华语也会闹一些笑话。卢芳要回国时,一位叫黄安娜的学生,在她的纪念册上写道:“老师,您永远活在我心中”,令卢芳哭笑不得;有的学生在量词方面经常用错,如他们常说“一个天”、“一个年”、“一个信”等;老师向他们打招呼时,学生常常回答的却是“为什么”。 卢芳说,学生学华文,总会出现一些差错的。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件不好的事,但作为老师,恰恰可以结合生活的常识,慢慢引导学生,轻松学习华语。(许永华/泉州晚报)
|